刘妮蓉突然笑了:“我相信”。
徐凤年打趣道:“因为你傻啊,所以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刘妮蓉自嘲一笑,没有否认。
徐凤年这一刻才知道,她是真的累了。
如果是当年那个走镖北莽的刘妮蓉,早就跟自己针锋相对了,哪怕心虚也喜欢犟嘴。
徐凤年说道:“鱼龙帮帮主的位置,我会找个人顶替你,还要麻烦你跟老帮主替我说声对不起,毕竟‘鱼龙帮’这三个字,是他老人家一辈子的心血。”
刘妮蓉点了点头。
好似终于无事一身轻的她判若两人,好奇地问道:“今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能说说看吗?过江龙,大湖蛟,山野蟒,洞口蛇,池塘鲤,感觉都凑齐了。”
徐凤年笑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在我还是尚未世袭罔替仍是北凉世子的后期,其实就已经没有几个傻瓜,愿意跑去清凉山自己找不痛快了。在我当上这个王爷后,又成了武评大宗师,很大一部分心怀死志隐藏在北凉的春秋遗民,都接近绝望死心了,他们既无法去清凉山刺杀我,更不可能在关外铁骑的虎视眈眈下白白送死,怎么办?大概就只能满腔愤懑地等死了。然后鱼龙帮火速崛起,当时又有传闻说我跟你的关系拎不清,当然就有很多人死马当活马医,潜入鱼龙帮伺机而动,这座酒楼的二掌柜郭玄,便是其中之一。他本名郭玄象,是旧北汉忠烈之后,其父与樊小柴的爷爷同为一国砥柱,一文一武享誉春秋。只不过拂水房也没有想到,当年连尸体都确认过的郭家幼子竟然还活着,而且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
“至于你们鱼龙帮那名试图一掌拍烂印绶监掌司太监脑袋的供奉,隐藏更深,就连化名齐撼石待在你身边的那名养鹰房死士,直到今天也没能挖出此人的真实根脚。如今一死,就很难顺藤摸瓜了。
“那个自称崇山宋家的中年人,是旧南唐名门望族出身,虽说南唐灭国是顾剑棠做的,但为何最后会把账算到我头上,其中曲折,想必也会有他们宋家的理由。
“那四名刺客应该来自那个叫割鹿楼的门派,风格鲜明,不容小觑。我想那些春秋遗民请得动割鹿楼一般杀手,却绝对请不动那种水准的割鹿楼精锐死士。所以这里头的门道,到底有多深不好说,但肯定不算浅。”
说到这里,徐凤年微微一笑,像是看到碟子里还剩下些花生米,便从袖子里抽出手,捡起一粒丢入口中:“别人暂且不管,但既然这割鹿楼有胆子在江湖上开宗立派,又敢大摇大摆跑到北凉跟我掰手腕,那我就当收下一封生死自负的战帖了。”
刘妮蓉纳闷道:“你要亲自登门?”
徐凤年哑然失笑:“凉莽大战在即,我跑去中原做什么?不过当初吴家剑冢派遣了百骑百剑赴凉,都归我调遣,不是所有剑士都愿意战死关外,再者不少人也想着返回故土,大概有二十余骑,原本我是想让他们象征性去幽州葫芦口外厮杀一两次,每人杀敌百人就当双方都有台阶下了,现在……”
刘妮蓉也弯腰伸手拈起一粒花生米,放入口中:“让那吴家二十骑直接去找割鹿楼的麻烦?”
徐凤年挑了下眉头:“当然不是,北莽蛮子还得杀够一百人,然后再去中原踏平割鹿楼!”
刘妮蓉白了一眼:“你倒是会做买卖。”
徐凤年哼哼道:“这叫燕子衔泥,持家有道!”
扬扬得意说完这句话后,堂堂北凉王高高抛起一粒花生米,仰头张嘴接住。
刘妮蓉实在是无话可说。
一小碟花生米很快就被两人瓜分干净,刘妮蓉思量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些人明明连刺杀你的念头都没有了,为何还要这般不择手段?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一旦北凉离阳为此交恶,真正吃大苦头的不仅仅是北凉铁骑,就算中原百姓……”
徐凤年连连摆手,轻描淡写道:“我前边在楼上不是跟那个郭玄象说了嘛,有些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道理是讲不通的。”
刘妮蓉脸色晦暗,欲言又止,唯有一声叹息。
徐凤年想了想,缓缓道:“有些人的确是什么都没了,活着就只是硬生生靠着一口气吊着,你要他们把那口气咽回肚子,那比杀了他还难受,所以你能说什么?你没有真正经历过春秋战事,有些东西,比较难以体会。我呢,只因为是我爹的儿子,才比你多了解一些。不管怎么说,父辈的恩恩怨怨就摆在那里,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不过,谁如果真有本事杀了我,我认,但假若没有本事就找上我,那也别怪我杀人不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