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来他长大了,知道到一个词——万念俱灰。
心中种种念头,皆化成了灰。
他和李家同族男儿一同上课时,也总是静默着不说话。
只有先生再三询问,他才勉qiáng开口。
先生看他极少言语,以为他反应迟钝,可是看见他的功课后却赞赏不已。
先生说以李绍然的天资,将来必定高中,位极人臣。
父亲这才对李绍然颇为看重,族中人也对他的态度好转。
那是李绍然第一次体会到人心势利,连亲族都是如此。
可也就是这时候起,李绍然的身体每况愈下。
一到冬日就全身瑟缩发冷,难以出门。
夏日炎炎时,又极易晕倒。
大夫说李绍然恐怕活不过而立之年。
族中人都叹息,这岂非天妒英才。
也就是那一年生辰,他要了一棵玉兰树移植在院子里。
他以这病弱的身体,是不能拖累那小未婚妻了。
可他忍不住想她。
她是那段冰冷回忆里,唯一有温度的部分。
直至后来他们长大,云夙出征。
他去看她,方才真切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回到家后,他开始准备科举考试。
以往他只知自己生命所剩无几,科举功名一律不放在心上,只当身外之物。
可这次他决心奋力一搏。
因为他看见她在人群中,优秀夺目,即使她当时眉间染上哀痛,也没有令她逊色半分。
他的内心燃起一簇火苗,一点奢望。
想要站在和她一样高的位置。
想要在近一点的地方看她。
想要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而后,他中举了。
凭借着满腹才智,成为肱股之臣。
皇上怜他身体病弱,特命御医为他看诊。
那御医早年行走天下,见惯了疑难杂症,给他诊断后,却神色古怪。
李绍然追问之下,御医告知他,他得的并非是病,而早年被人下了毒。
长年累月,毒已侵入五脏。
眼下只能延缓,不能根除。
李绍然是情绪不喜外露的人。
听了御医的话,没有大惊失色,也没有愤恨不已。
他恭恭敬敬地向御医鞠了一躬,感谢御医点拨。
李绍然从李家搬了出去,搬进了皇上赐给他的府邸。
一个新的李府。
而他搬出去后不久,同父异母的弟弟李绍楷就染上了风寒,一病不起。
第266章 番外·李绍然(二)
许多事情埋在岁月里,像植物在泥土里的根jīng。
平常注意不到。
可一旦挖掘,就能清晰地摸到脉络。
李绍然抱恙多年,大夫一直告诉他那是他娘胎就带出的不足之症。
他内心早已接受了这个预设,却没想到那是一场久远的yīn谋。
已经手下颇有势力的他细细查探,真相便浮出水面。
当年,继母嫉恨李绍然母亲,一心想要取而代之。
她收买了大夫,又在李母的补药里做了手脚,致使李母最终亡故。
同时她又找了所谓的“高人”,在众人面前说李绍然是克母之命。
后来,她计谋得逞,嫁进了李家做续弦,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只可惜她儿子顽劣不堪,反观李绍然却优秀过人。
继母便故技重施,再次买通大夫给李绍然下药。
这样拙劣的伎俩,如此短浅的眼界,葬送了李绍然母子的幸福。
得知真相的李绍然,没有宣扬出去,也没有去找继母当面对质。
李绍然找来了以前那个看诊的大夫,看着大夫跪在地上求饶。
他没有杀那大夫,而是让大夫用同样的手段,把药下在了继母母子身上。
于是,他那蠢钝如猪的弟弟,一日日地虚弱下去。
继母身体也是每况愈下,看着儿子的病态,心力jiāo瘁。
终于,弟弟去世了。
举办丧事那日,李绍然按规矩回家吊唁。
继母伤心过度,在灵堂晕倒被人送回屋。
李绍然前去探望继母。
房间内,只有他和继母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