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恭听,五体投地。一个大鱼眼珠说道:“你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我们
听得太痛快啦!让我们合作吧!我们吸收你充当我们的旗手,授予你名誉鱼目称号,选举你
担任鱼目联合中心的总统,还有各种兼职,随你挑选,让我们和那些欺侮了你又欺侮了我们
的坏珍珠们决一雌雄!”
众鱼目热烈鼓掌,群情激奋。这枚珍珠不再推辞,代领众鱼目闹了起来。
终于,鱼目引起了重视。张老爷的珍珠被抛到了箱子底。水产公司奉命搜集鱼目,加工
装璜,制成特种工艺产品高价出售。水产公司把这一批鱼目小心翼翼地收集了起来。收检时
候,看到了这枚废珠,骂道:“什么东西?居然混到鱼目里?”他把它挑出来,重新丢到了
垃圾堆里。废珠本来以为众鱼目会替它分辩几句的,没想到,谁也没吱声。
终于,一个穷苦的捡垃圾的姑娘来到这里,发现了这颗珍珠,把它洗干净,擦亮,珍重
地收藏起来。她告诉她的伙伴:“我也有一颗珍珠了!”
众贫苦的女儿看着这颗珍珠,夸奖珍珠的晶莹与纯净。珍珠惭愧地流出了一滴泪,正好
弥补了砂眼。
后来这颗“含泪珍珠”价值连城。
缘木求鱼
远古时代,地球上的某个角落,有一部落,以狩猎为主,但知猎兽,不知捕鱼,更不知
稼穑种植为何物。此等先民,常患饥饿之苦,饥肠辘辘,骨瘦如草,辗转疾病,个儿屁着
凉,固惨不忍睹也。
忽一日,自其他部落来一长者,携带一批食品,非肉非肝,非鹿非马,异香扑鼻,食之
心旷神怡,提气增力,壮阳滋阴,强筋健骨。部落长得悉,索之尝之而惊喜莫名,遂恭恭敬
敬,长跪而请教之。惜与远方长者语言不通,聆教竟日,但闻“yu”字,固知所食美味乃
“yu”也。其他一概问不出来也听不清楚。
客走,部落长下令全体男女老少全力求“yu”。于是上树的上树,下河的下河,钻林
的钻林,出海的出海,登山的登山,就地爬滚的就地爬滚。求“yu”的结果是死的死,伤
的伤,有的一去无回,有的中毒失语,有的误食致命,有的死无葬身之地,惨烈异常,慷慨
悲壮。此固历史之不可避免的过程也。
夏去秋来,秋残冬至,求“yu”诸人,陆续归来,归还者十有一、二而已。归来者都
有收获,或携植物种子——大麦小麦燕麦黑稻蚕豆之属;或捧水果坚果——苹果鸭梨胡桃板
栗之类,或提鱼虾,或带回鳖蟹,以及苋菜紫薇,莼菜菱藕……不计其类,数不胜数。众人
不知其为何物,不知其名,但知其能吃好吃耐饥有用,咸称之为“yu”。部落长亦击掌称
善,赞曰:“何‘yu’之多,何‘yu’类之多也!有如此这般多‘yu’供我们享用,
何患我部落之不发达焉。”遂正式命名所有付出无数代价新开拓的食物品类为“鱼”;鱼成
为美食之称,成为开拓进取创造发现发明的符号,成为此部落之精神力量精神财富。
从此此部落人丁兴旺,繁荣发达。
又过许多万年,在此部落基础上这里兴起了泱泱伟邦,文化进步,生活美好,名扬海内
外。
又过许多万年,斯邦学者考证出,他们祖先之求鱼实是闹了个大笑话:他们所食之鱼,
只有水产之一小部分是鱼,其他曰粮、曰果、曰菜、曰虾、曰蟹、鳖、贝……反正都不是
鱼,绝对绝对不是鱼!斯邦混淆品类,贻笑大方,缘木求鱼,千古笑柄,丢了十八辈儿的人
矣!
于是国人皆曰可杀:缘木求鱼者杀无赦;种庄稼求鱼者割掉那活儿;瓜菜代鱼者断臂;
虾蟹代鱼者剃阴阳头。无几,餐桌上的鱼纯而又纯矣,农林之业荒而又荒矣。斯民之肚腹渐
渐地瘪而又瘪矣。于是瘟疫流行,于是斯邦到了亡邦灭种的紧急关头矣。
于是有圣人出,一言九鼎:“缘木而求得者,固非鱼,亦非不可食者也。鱼与非鱼,非
食与非食之意。非鱼乎?非鱼也。食之可乎?何不可也?何不可也?何不可也?裹腹者可
食,耐饥者可食,长气力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