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王蒙文集 > 分章完结50

分章完结50

始。与其为过往的岁月蹉

跎,不如把力量集中于从今往后。

受到一些夹击以后,他更想把心思扑在专业上了。没有几年,也就到了离退年龄了,

“官”没有多长的做头了。当然,在位一天,还要上传下达,团结群众,兢兢业业。他的心

思开始往真正的业务上转,这也是命运。

当他认真地而不是玩耍地、作为终生事业而不是客串捎带手地学习起医学来之后,他真

正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个医是真难学啊!想想他自己这个’医”,着实愧煞人也。

同时,他对另外自己常接触的几位中医也有了些不敬的看法。说真格的,他们离真正的

医道,也还隔着几道门槛呢!

叹道:医道如海,我辈不过在岸边沙滩上拾捡几个残贝!

这些看法、想法和心情更加坚强了他的学医之心。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益志于学。

越来越吸引着梁有志的是中医,更是中医理论,中医理论的一种特殊的思辨模式。腕部

的脉象标志着人体的状况。头顶正中凹陷处的穴位联系着肛门与子宫。针刺上耳梢的一点可

以治肝炎……这是经验吗?这是理论吗?这样的经验或理论的产生、积累与定型对于西洋人

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只有喜欢联想、喜欢象征、喜欢比兴、喜欢找窍门(抓关键)而且

使窍门带上神秘色彩(武侠小说描写的点穴是多么神乎其神),又喜欢从最简易的部位入手

解决最棘手复杂的问题(例如从真心诚意入手解决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人才能创立这样的医

学。

象征的医学(?)脉象象征着整个人体。人体象征着宇宙或者反转过来宇宙象征着人

身。出汗就象征下雨。每一个穴位都是一个重大的象征。是医学,是哲学,是军事学(中药

学不是把处方视若指挥战役吗),是诗学,是天文学,是美学,是星相与占卜“学”。许多

著名中医都是大儒,是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是军事家、是诗人、画家、书法家。从最最实际

与实用的对象中与其说是逻辑地不如说是直觉和武断地或者天才地而又浪漫地概括出了普遍

适用的模式。

对于圆、圆环的崇拜。所谓自圆其说。无始无终的观念。整体的与辩证的联系观。大而

化之的灵活性。你可以说这种灵活性什么也没有说明。然而它确实帮助着探寻,防止着僵硬

的分割,便有了它胜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的地方。中国人关于天(宇宙)即人的命

题,也远远优于“人是机器”的命题。

政治有气与数。医学有气与血。哲学有气与道。文章有气与体。体育有气与力……是清

谈?遐思?丰富优美的聪敏与贫乏浅薄的知识的糅合?却总是一种宏观的快乐的追求。

梁有志读中医,他关心伤风感冒坐骨神经,更关心政治的清明社会的进步与人生的定

数。他在找寻。中医是医,更是境界,是一种弥漫于天地社会中的气。

许多年了,每个晚上都是高朋满座。费了时间,费了茶叶,却坐享其成地得到了诸种友

谊与信息。一名电工被高压电击成黑炭,头颅落在商业区繁华的街道上,落在一个摩登女郎

的面前。一次飞行事故的始末,“黑匣子”里的秘密。最新精神与人事浮沉动向。文坛轶事

影坛秘闻。质高价廉的熏豆腐干到哪里去买?一本新的医书出版前后。

电话。信件。邮箱每次打开时都胀得满满的。一次收到两、三个、一天收到两次挂号邮

件待取的通知。喊冤上告的信也写到他这里。

太忙了,太乱了。整天这样乱糟糟的,怎么读书?怎么做事?简直快把人逼疯了……梁

有志这样说。我一定要想办法摆脱这些应酬与杂务,否则真成了“华威先生”了!

偶尔有一天,没有来什么客人,没有来什么电话,打开邮箱,除了日报和晚报以外只有

外地亲戚的一封半封没啥要紧的信甚至干脆没有信,梁有志却感到了嗒然若失。甚至感到一

些青年人有些忘恩负义。一个个在他提携下成长起来了。

怎么就忘记他了呢?

1985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早已调至省城工作的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