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天遂人意 > 第251章完结

第251章完结

底年青资历浅,去江南郡做守备怕是不妥。’

满堂皆静呀,这定国候封魔了吧,难得出来一个有点筋骨的郎君,这等好事怎么就给推了呢,江南郡呀,只要池二郎不是个呆的,在那里老实的守上三五年回来那就是妥妥的要出人头地的。

华二老爷差点撸胳膊跟人肉搏,气的脸色都青的:“定国候认为老侯爷本事不济,教出来的孙子不堪重任吗。”这话实在犀利。

老尚书忍不住闭眼,用你多事呀。怎么就不知道闭嘴呢。糟心死了。

被老尚书提点的大人心里郁闷,这华侍郎怎么抢了他的台词呀。

老尚书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呀,怎么让儿子亲自出马了呢。

定国候被气的不轻,能说自家老爹本事不济教不出来好孩子吗,怒瞪这华侍郎:“逝者已逝。还请华侍郎莫要饶了他老人家地下安宁,留些口德。”

华侍郎一声冷哼:“哼。有后也这么一儿子,老侯爷安宁不下吧。”

老尚书西口冷气,倒霉孩子呀,啥时候这么犀利了。真的是没有口德呢,他没这么教过呀。

杜老丞相心说,到底是父子,这点到是继承了老尚书的本事了。

定国候被华侍郎气的仰倒,也不跟他纠缠,知道这池二走出京城已然是势不可挡了。作为一个府邸的侯爷,他若是非得拦着子侄出头,回头就能让人给吐沫星子淹死。

那么只有一条路了,让二郎出去吃点苦头,总要让他知道外面没有京城好混,没有侯府撑着,他池二郎在外面狗屁都不是。

定国候一脸坚毅的对着圣人扣头:“我定国候府军功起家,老父在世的时候更是对此耿耿于怀,幸好子侄还算是争气,总算是有几个能拿出来手的,如今二郎年少,出去历练,长些本事,是我侯府后继有人,可江南郡总是太过了,二郎担当不起的,臣倒觉得让二郎去辽东锻炼锻炼才是妥当,那也是老父的希望,下臣惭愧,总不能让定国侯府在下臣这脉丢了血性。”

华二郎差点气死,不顾朝堂礼仪,直接开骂:“定国候,你不愿意丢了你定国候府的血性,你怎么不去辽东呀,你怎么不把你儿子送辽东去呀,你还是人吗你,那是你亲侄子吗,你。”

后边的话被老尚书忍无可忍之下给踹没了。一脚过去,华二郎闭嘴了。

华二郎怒瞪过来,看到是亲爹才消停下来。

就见老尚书菜着一张脸给圣人请罪:“家门不幸,出了孽子,请圣人罪责。”

别说圣人,就是整个朝堂上的大臣,都被老尚书的举动给震撼了,不收费的笑话呀。

杜老丞相竖起大拇指:“老尚书老当益壮呀。”

弄得老尚书一脸的尬尴,谁让遇上这么一个倒霉儿子呢,丢脸到家了。

圣人勉强忍住要喷出来的笑容,自家的爱卿,被老尚书给踹的不轻呢。不过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咳咳,老尚书不至于如此,早就听说华爱卿爱女如命,如今看来果然不假呢,爱卿是真情实性难得赤城。老尚书也不要太苛求了。”

华老尚书心里叹气,自己伺候了大梁朝三代君主,到现在还是老尚书,到了儿子那里是爱卿呀。还真是有点酸。

关键是儿子那本事,老尚书真的觉得不是正经门道。瞧不上眼的很。

至于定国候能说自己没有华二那点本事吗。能说圣人眼神不好,偏偏就喜爱华二那样的吗。(未完待续)

ps:家里有事,要请假,估计是礼拜一开始。亲不要把我忘了呀。

☆、第三百七十七章 有变

华老尚书老脸通红,头一次在人堆里面闹笑话,还是当着圣人的面:“惭愧都是老臣教子无妨。让圣人污了龙目。众位大人见谅。老夫实在是惭愧的很。”

华二老爷憋屈死了,没觉得自己哪里见不得人呀,自家爹爹太谦虚了。

不光是他这么想,那些揣摩圣意的老臣们更是这么想,说出来的话,就比较有立场性了:“老尚书实在不必介意,华侍郎心思纯正,难得佳儿。是老尚书的福气。”

笑话,能在这里站着的都是人精,没听见吗,都这个样子了,圣人还一口一个爱卿的叫着吗,满大梁那么多的官员,在圣人嘴巴里面得到这两个字的不用掰手指头,就那么一份。华头一份的。

就冲着这个也得力挺呀。夸华侍郎,那就是在挺圣人呢。立场必须摆出来。

定国候憋屈的都要撞墙了。华侍郎指着鼻子骂他定国候呢,竟然还有人敢如此说话,简直就是不把他定国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