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兴亡云烟事 > 第8章 夕照送惊鸿(8)

第8章 夕照送惊鸿(8)

回到驻处,秦玉仍命兵士原地驻扎歇息。第二日,秦玉将兵马分为四路,一路由周严率领在路对面林中驻扎,一路由马保率领在安肃方向一里外驻扎,一路由洪钟率领在燕国方向一里外林中驻扎,一路由秦玉率领在原处驻扎。又遣出斥候再深入燕境十里探查。

这条路只通往安肃,路上并无商旅行人,因此整日一个人也见不到。如此守了四日,路上仍是一个人影也不见。郑军粮草将尽,只得四处寻野菜食用。

直到四月初四未时,斥候来报,十里外发现燕国运粮兵马,计有五百兵卒,一百民夫,三十辆粮车。秦玉立时便命唤周严来商议。

秦玉道:“燕人运粮队到了,此乃大好时机,万不可错过。润安传令下去,不可放过一个活口。”

周严道:“还有一百余民夫,该当如何?”

秦玉道:“若有活口,走漏了风声,此策便功亏一篑。此事干系重大,润安万勿妇人之仁。”

周严道:“好,我这便去传令。”

过不多时,远远便见一队燕兵行来。五百步卒围着三十辆粮车徐徐而行,只有一员将领骑着马在队伍后方。队伍行的甚是散漫,显见毫无防备,想是这条路上已有数年未见过郑军之故。

这队兵马逶迤而行,渐渐进了郑军圈子,突听号角声响,四面八方涌出无数郑军。燕军立时便乱了,毫无抵抗之意,只知四处奔逃。那一百民夫却不慌乱,也不逃走,只双手抱住头,蹲伏在车下。

那燕将回马向北逃去,却不防迎面一军杀来,当先一人正是洪钟。狼牙棒落处,那燕将立时落马,乱军中刀枪加身,只片刻便已血肉模糊。

这一战不费吹灰之力,不消半个时辰便已偃旗息鼓。却有三百余燕兵无路可逃,弃械投降,与那一百民夫蹲成一片。

马保与洪钟快步走来,马保道:“司马、统制,燕贼并没有逃出一个,这降卒与民夫如何处置?”

秦玉不言,周严亦不语。

马保与洪钟看向秦玉,只见秦玉铁青着脸,按剑而立,目光却看向天际,恍若未闻一般。二人又看向周严,周严看了秦玉一眼,突然走上几步,拔出一名亲兵腰刀,一刀便刺入一个民夫胸膛。那民夫惨呼倒地,鲜血在身下慢慢浸透黄土。

周严怒视二人道:“不留一个活口。”

马保与洪钟悚然一惊,却又立时醒悟,转身传令。近处有许多燕军降卒已然听到,立时一片哗然,便要起身奔逃。怎奈军令已传下,杀戮已然开始。

杀戮开始时,西风渐起,便如是这西风将许多身体吹倒在地,再不能起身。

距安肃城北门二里外方有密林,秦玉与周严率军便隐于林中。已过酉时,天色渐昏,五百身着燕军衣甲的兵士与一百民夫,赶着粮车自北边远远行来。城头守军见了,一阵骚动,不多时便聚起百余兵卒,中间簇拥着一员将领。

押粮队伍已至城下,洪钟摇摇晃晃坐在马上,高声喝道:“粮草解到,快开城门。”

城上将领探身细看,喝道:“你是哪里人马?”

洪钟重重“哼”了一声,道:“自是涿州人马。大军早已进了南郑,如何还有别处人马。”说罢从怀中取出一支令箭,高高扬起。

城上将领见了令箭,已无疑心,更兼洪钟本是平州人氏,北音甚重,再不疑有他。吊桥缓缓放下,城门隆隆打开,洪钟一马当先,率众进城。

待最后一人进了城,吊桥再缓缓升起,突听得城内喊杀声起。秦玉一声令下,率军马杀向城门。

冲到城下之时,恰洪钟已杀到城楼之上,金瓜锤砸翻几个守兵,又将吊桥放下。秦玉率众进城。

洪钟已占据北门城墙,周严留五十亲兵守护秦玉坐镇北城,命洪钟与马保各率五百兵士在城墙上向东、西两城杀去,其余将领各率兵士由北至南逐户杀将过去。

安肃城中燕军有三千守军,却毫无防备,无人想到郑军会从北方燕境而来,慌乱间仓促应战,无法组织兵卒结阵,只得各自为战。郑军却以什为队,四处搜寻燕兵,见人便格杀勿论。

入城之前秦玉已传下军令,只因安肃城内并无百姓,不禁军士抢掠,所得财物尽归个人,头颅亦可记功领赏,是以郑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杀得燕兵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秦玉又有军令,只占城墙,不守城门。是以燕兵逃出城者大半,只有少数坚守者与郑军巷战,却也只是散兵游勇而已。

待到亥时,城中已渐渐安静下来,只偶尔传来喊杀之声。秦玉命人关闭城门,全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