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1979:从销售科底层到万元户 > 第64章:大潮流下的商机

第64章:大潮流下的商机

“靠,果然是在算计,庆哥,你这是无时无刻不是生意啊。”

李赖子汗毛直立。

没错,王国庆一早就知道,这个“展览会”是肯定搞不安生,所以他只能用巧妙的方式逼迫周世文拉更大的靠山来镇场。

而程老头的那些战友,就是最好的靠山。

长叹了一口气说:“赶紧去布置好,今天晚上车子就会到,不能让老毛子轻看了我们。”

李赖子也精神了几分:“放心,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也没多想,赶紧出门做最后的布置。

七点,他们又拉了一车卵石过来,里里外外的修整了一遍。

八点,王国庆亲自指挥,门口都洗了一遍。

整个厂里都非常的期待。

因为他们一旦和老毛子达成了协议,以后他们厂里的服装就会有一个长期的销路。

尽管已经早就到了下班的时间。

可没有一个人回家,全都在厂里紧张等待着。

一直到了晚上十点钟,工厂外边响起了汽车的鸣笛声。

王国庆他们马上跑了出来。

只见黑暗当中。

一辆高大的卡车,如这夜晚中奔跑的野牛一般冲了过来。

每个都难以言喻心中的激动!

这辆明斯克玛滋200型号的卡车的到来,意味着王国庆的汽车帝国,正式开始启程。

车里下来了很多人。

王建秋,还有一群的苏联人。

王国庆在人群中老气横秋,控场能力很强,游刃有余的和每个人打着招呼。

尽管他们之间的语言还需要有人翻译,但王国庆给这些老毛子留下了很是深刻的印象。

已经太晚了,所以今天也谈不了多少事情。

一番寒暄之后,让李赖子带着他们去了县国营宾馆这边。

县委对这些老毛子的到来非常重视,所以也来了一些县委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周世文竟然亲自来了,站在门口很是热情的迎接了他们。

不过县政府却一个人都没有来,由此可见,宋书华为首的县政府,对于这件事持保守,甚至于还有些人反对的态度。

县委和县政府对于这件事两个不同的态度,也代表了周世文和宋书华之间的意见,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王国庆其实夹在二人的中间,几乎是在悬崖边上行走。

这年头,如果是倒卖一些农产品或许还不会有人管你。

可一旦你想要搞大的,一个紧箍咒就要套在你头上,你想不和官方的人打交道都不行。

夜深人静。

王国庆在送走了老毛子后,一个人夹着一根烟,围着这台苏联明斯克汽车厂生产的玛滋200。

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里头,王建秋端着饭碗走了出来,扒了两口饭,拍了拍车头:“老毛子造车比较粗鲁。”

“这车子油耗比较大,但马力真特么强。”

“从省城火车货运站下来后,一路上遇到不少的山坡,油门一踩,跟头小牛一样就冲上去了,劲儿真特么强。”

“我敢保证,这车在国内非常合适。”

华夏的第一条高速要等到88年,所以这年头全国境内高速公路 都没有一条。

道路运输路况非常差,国产卡车马力很弱,经常遇到坡就发愁。

现在华夏被四面封锁,好的车子进不来。

这种车子弄在国内销售,肯定会被抢爆炸。

王国庆有爱不释手的情绪在里头,还在围着转。

时而蹲着看地盘,时而看看轮胎什么的。

王建秋看他不说话,边上笑了下:“行了,别看了,说说明天的事。”

“兄弟,别说我多了心眼儿啊,我开着这车子进入从化县开始,就觉得县里头有些不对劲。”

“怎么不对劲?”王国庆心思还在汽车上。

王建秋若是得知王国庆此刻的想法,肯定会被惊的魂飞魄散。

因为王国庆此刻脑子里已经有了造车的想法……

造车真不是一件有钱就能够搞的事情,现阶段华夏举全国之力也不过是搞了个东风卡车。

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华夏才出了一个阳融用金融手法搞华辰汽车,最后也因为种种原因,落了个逃亡国外的下场。

王国庆这个阶段就想搞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