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面邀请那人来此。”
茅小冬大步走近,劝说道:“陛下,我去更妥当些。那人是我们书院一个孩子的父亲,听说他儿子被人欺负得惨了,这才气不过,要来皇宫跟陛下讲讲道理。陛下之前不愿意见,现在人家被逼得破境,成为东宝瓶洲第三位武道止境大宗师,气势正值巅峰,可就未必愿意收手了。”
大隋皇帝笑道:“那就劳烦茅老走一趟,寡人在养心斋等着。”
等到茅小冬一掠而去,说书先生轻声道:“此番行事,合理却不合情,是你错了。”
大隋皇帝点头道:“这件事是晚辈有错在先,之前风波则是大隋有错在先,两错相加……老祖宗,这次有点难熬啊。”
说书先生微笑道:“既然事已至此,要么你诚心认错,要么陪他一打到底,当然不省力,可也省心,你就不用多想了。”
大隋皇帝会心一笑:“还是老祖宗想得透彻明了。”
说书先生拍了拍大隋皇帝的肩膀,安慰道:“坐龙椅穿龙袍,担系着整个江山,有些错事是难免的。要是我坐在你的位置上,不会做得更好。你无须自责,当初我力排众议选你继承大统,至今还是觉得很对。”
等了出乎意料的长久时间,站在养心斋外面檐下廊道上的大隋皇帝才看到茅小冬跟一个貌不惊人的汉子一起大步走来。
茅小冬笑容古怪道:“陛下,他叫李二,是山崖书院学生李槐的父亲。他执意要步行前来面见陛下,说是在别人家里飞来飞去,不是跟人讲道理该有的态度。”
大隋皇帝哭笑不得,一直心弦紧绷的说书先生则如释重负。
一起走入养心斋,四人各自坐下。
李二开口说道:“想见陛下,不太容易。”
瞬间气氛凝重起来。大隋皇帝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李二自己已经开门见山道:“欺负我儿子的人,有包括上柱国韩家、楠溪楚家、怀远侯府在内的五六大家子,恳请陛下让他们这些家族的老祖宗出山,我李二跟他们一一打过。若是他们觉得我欺负人,没关系,他们一起登场就是了,法宝兵器什么的,可以跟朋友多借一些。就是需要麻烦陛下在京城找个大一点的僻静地方,好让我们双方放开手脚。实在不行,去京城外也可以。”
茅小冬差点没幸灾乐祸地笑出声。
说书先生瞪了他一眼,他回了个白眼。
大隋皇帝有些目瞪口呆,轻声问道:“还要再打一场才行?”
李二闷闷道:“我来这里,本来就不是跟你打架的,只是你这皇帝不愿意露面,非要打,我就只能陪你们打了。我真正要打的,一直就是那些欺负我儿子的。虽说孩子打架很正常,如果只是这样,哪怕李槐给学舍同龄人合伙打了,我这个当爹的再心疼儿子也不会说什么。可哪里有他们这么牛气冲天的,仗着家世好一些,就觉得可以欺负人了,道歉也没有,连偷了的东西也不还?”
李二说到这里,沉着脸道:“如果你们大隋觉得道理在自己这边,那我们就继续打。我知道你们大隋底子厚,不怕折腾,可我李二就奇了怪了,大隋当官的如果都是这个鸟样,我儿子李槐如果以后就在这种地方读书,能读出个什么来?”
他当场望向说书先生:“老先生,您算一个能打的,之前穿红衣服的只算半个。”
说书先生正在喝茶,差点被茶水呛到。
大隋皇帝笑道:“那行,寡人可以捎话给那几个家族,让他们的长辈出山。只是怀远侯府那边有点问题,怀远侯虽是开国武将功勋之后,可他家族老祖早已逝世,自己也只是个寻常人,连武夫都算不上。”
李二显然对此早有准备:“那就让那怀远侯花钱请个人,我不计较这个。”
大隋皇帝问道:“需要那些家族向李槐公开道歉吗?”
李二摇头道:“一群大老爷们儿跟一个孩子道歉算怎么回事,不用,而且我也不希望我儿子在山崖书院没法安静读书。我只不过是看不惯那些家族的行事作风而已,在打过之后,自有那些老的回家教训小的,这就够了。”
大隋皇帝略微松了口气:“李二先生确实明理,早知如此,寡人应早早与你相见。”
李二赶紧摆手道:“我可不是什么先生,茅老才是。书院里传授李槐学问的两个夫子还主动跟我们一家四口聊了大半天,也能算是真正的先生,对谁都客客气气的,那才是读书人。”
茅小冬微笑不语。这个面子给得比天还大喽。
说书先生听到这里,终于开口笑道:“这次算是不打不相识,李槐有你这么个讲道理的爹,以及李槐能够在大隋京城求学,都是我们大隋的幸事、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