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木剑。陈平安觉得给它们取名为“降妖”“除魔”很不错。加上那块剑胚,虽说文圣老爷说是叫作“小酆都”,但是陈平安觉得改名为“初一”或是“早上”更妥当,毕竟它是在正月初一的大早上第一次以飞剑姿态来到这个世界的嘛。
当陈平安脑子里生出这么个念头,原本沉寂许久的剑胚在气海之中立即开始兴风作浪。陈平安刹那之间就变得满脸通红,开始遭罪了。他深吸一口气,来不及去往屋内,只好以剑炉立桩应对剑胚的迅猛报复,苦不堪言。
大骊国师崔瀺最近一直下榻在距离小镇最近的驿站,既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刻意隐蔽行踪。今天崔瀺走出驿站,不让许弱跟随,独自远行。他每跨出一步,就是三四里路,最后站在一条羊肠小道的中间,拦住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
狼狈不堪的光脚老人痴痴望向一袭儒衫的大骊国师,视线浑浊,依旧没有清醒过来,只是凭借仅存的一点灵犀问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不是我孙子。我孙子呢?”
崔瀺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满身草屑泥土的老人继续问道:“我孙子呢?我不要见你,我要见我孙子。”
崔瀺双手负后,十指交错,微微颤抖。
神志不清的光脚老人突然愤怒喊道:“我孙子在哪里?!你把他藏到哪里去了?!快把瀺巉还给我!”说到这里,老人气势骤然跌落谷底,喃喃,“我要给孙子改名字,改一个更好的名字……”
崔瀺神色悲苦,自嘲道:“恍若隔世,不是恍若,分明就是啊。”
衣衫破败的老人伸手一把推开崔瀺,径直向前走去:“你让开,别耽误我找瀺巉,我要找他先生,问他我新取的名字到底好不好。”
崔瀺站在原地,没有阻拦。他望向远方,有一个面容刚毅的中年僧人缓缓而来。苦行僧以双脚丈量天地,是为佛门行者。
在隔着一堵院墙的稚圭眼中,陈平安坐在小板凳上摇摇晃晃,像是在打瞌睡。可在曹峻的感知中,陈平安的神魂剧烈震荡,江水滔滔,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火红狐狸站在曹峻肩头调侃道:“那块剑胚虽然不知来历,但是可以确定,品秩极高,便是我都要眼馋,你不过是吃了点小亏,就放弃?这可不像你曹峻的行事风格。”
曹峻往隔壁院子丢出瓜子壳,摇头道:“不抢了。老曹说得对,近期宜静不宜动,人死卵朝天,命没了,一切白搭。”
火红狐狸蛊惑人心道:“事不过三,还有一次机会,搏一搏。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你曹峻既然早年跌了个大跟头,让人把你的心湖给搅成了一摊烂泥,害你修为阻滞不前,如今不剑走偏锋,怎么成大事?”
曹峻默不作声,只是低头嗑瓜子,眼神晦暗。
他自出生起就享有大名,本是南婆娑洲百年一遇的大剑仙坯子,在心湖之内,先天生成的一缕缕纯粹剑气亭亭玉立,恰似满湖荷花,只需要等待绽放的一天。只是后来遭遇一场变故,被一位巅峰强者硬生生打烂心湖,剑气凋零得七七八八,沦为枯荷。从此,就沦为整个南婆娑洲的笑柄,昔年被他远远抛在身后的同辈剑道天才,如今一个个超越了他。
火红狐狸哀叹一声,用爪子拍了拍曹峻的脑袋:“可怜的娃。剑道根基崩碎,前程毁了,这么多年,就连跟老天爷掰手腕的心气都没有了。”
曹峻略微讶异,扭头望向隔壁院子:“这家伙心性很不错啊,之前半点看不出,竟然给他找到了自己的方便法门。”
世间很多事情,对于见多识广的山上神仙而言,不会吓人,但一样会觉得有意思。
火红狐狸亦是微微惊愕,一个蹦跶跳到了曹峻脑袋上,伸长脖子望去,凝神观摩少年与剑胚在体内角斗的气象,轻声道:“嗯,类似佛家的拴马柱,帮着少年的神魂小舟起到了船锚的作用。这少年身躯破败,缝缝补补,能够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但是想要降伏那块剑胚,还不够。曹峻,你在被人坑害之前太过顺遂,之后又太过坎坷,说不定那少年今天的经历会成为你修行路上的一点启发……”
曹峻收敛了全部笑容,脸色凝重起来。
修行,天赋大小,好比祖师爷赏饭吃的那只碗,有些人的碗很大,可如果里头盛放的米饭太少,还是吃不饱的惨淡光景,成就自然有限。这一路远游,从气象万千的南婆娑洲赶到蛮夷之地的东宝瓶洲,曹峻一路上反而收益颇丰,点点滴滴,皆是裨益。
在与剑胚的角力过程当中,陈平安虽然心智坚韧,又有船锚帮着沉潜,不至于让神魂随波逐流,可是剑胚的精气神实在太过鼎盛,气势汹汹,横冲直撞,是一力降十会的蛮横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