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将柜台后边一壶米酒招入手中,说道:“尚未跻身中五境,但是在大隋京城声名鹊起,你要是不努力,林守一成为中五境神仙后,就会有大把大把的机缘涌向他,可能动动手指头,动辄就是几十万两真金白银的丰厚收入,很容易让他后来者居上。”
董水井犹豫了一下:“我当然不愿意输给林守一,但是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挣多挣少的事。”
许弱笑了笑,拎着酒壶站起身,说道:“有比无好,多比少好,很多看似钱无法解决的事,归根结底,还是钱不够多。”
董水井跟着起身:“先生为何至今为止,还不与我说赊刀人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是教了我这些商家之术?”
许弱笑呵呵反问道:“只是?”
董水井懵懂不解,许弱却不再多说什么,离开店铺。
董水井收拾了桌上残局,关上店门,下山去往龙泉郡新城。自认一身铜臭气的他,夜幕中,披星戴月。
龙泉剑宗,宗主阮邛新收了十多个记名弟子,总算让冷冷清清的几座山头多了些人气。而关于圣人阮邛最后会收取几人作为入室弟子,一时间议论纷纷。
之所以会有这些暂时记名在龙泉剑宗的弟子,归功于大骊宋氏对阮邛这位铸剑大师的重视,朝廷专门挑选出十二个资质绝佳的孩童和少年少女,再让一千精骑一路护送,带到了龙泉剑宗山头脚下。
阮邛当时在开炉铸剑,并未露面,一个刚刚跻身金丹境没多久的黑袍青年负责了接待事务。待得知这个黑袍青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金丹境地仙后,那些孩子眼中都流露出炙热的眼神,其实阮邛的圣人名头,大骊朝廷的精锐甲士担任扈从,再加上龙泉剑宗的“宗”字头招牌,早就在这些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传说中的修行之路,成为山上仙人,其实充满了未知和凶险,若是能够投身于龙泉剑宗,被阮圣人相中,最终成为入室弟子,就意味着至少跻身中五境神仙将会无比顺遂。
十二人队伍中,其中一人被鉴定为极其罕见的先天剑胚,必然可以温养出本命飞剑。三人有地仙资质,其余八人,也都是有望跻身中五境的修道良材。由此可见,大骊宋氏,对阮邛的扶持,可谓不遗余力。
十二人住下后,阮邛在铸剑期间只抽空露了一次面,大致确定了十二人修行资质后,便交由其余几个嫡传弟子各自传道,接下来会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对于龙泉剑宗阮邛而言,能否成为练气士,只是一块敲门砖,修道的天赋,与根本心性,在他眼中更加重要。
这些人上山后才知道原来阮宗主还有个独女,叫阮秀,喜欢穿青色衣裳,扎一根马尾辫,让人一眼看见就再难忘记。一些少年更是内心雀跃不已,只是不敢将这些心思流露出来罢了。
这些龙泉剑宗的后进之辈,都喜欢称呼阮秀为大师姐。对谁都和和气气、却也对谁都不特别亲近的阮秀,与他们说了几次,还是没办法改变,便任由他们称呼她为大师姐了。
久而久之,有些已经脱颖而出、有些已经慢慢感觉到吃力的弟子,发现大师姐是本就很奇怪的山门里最奇怪的那个存在。
这个大师姐,旁人从来看不到她修行,她每天要么深居简出,要么在禁地剑炉帮宗主打铁铸剑,要么就在几座山头间闲逛。除了宗门本山所在的这座神秀山,以及隔着有些远的几座山头,神秀山周边邻近还有宝箓山、彩云峰和仙草山三座山头。众人是很后来才得知这三座山,竟然是师门与某人租借了三百年,其实并不真正属于龙泉剑宗。
阮秀除了在山水间独来独往,还喂养了一院子的老母鸡和毛茸茸的鸡崽儿。偶尔,她会远远看着那名金丹境同门为众人详细讲解修行步骤、传授龙泉剑宗的独门吐纳法门、拆分一套据说来自风雪庙的上乘剑术。她从来不靠近大家,只用一只手托着块巾帕,上边搁放着一座小山似的糕点,慢悠悠吃着,来的时候打开巾帕,吃完了就走。一些聪慧伶俐的弟子,察觉到每当大师姐离开后,那名已是金丹境地仙的二师兄才会微微松口气。
除了大师姐阮秀,他们有几乎等于半个师父的二师兄,常年独居在龙须河畔的三师姐,还有那个姓谢、天生就有一双长眉的少年四师兄。年纪不大的谢师兄,对晚辈从来没什么好脸色,但偏偏是这个谢家长眉儿负责龙泉剑宗的戒律。一开始还有些师弟埋怨这个四师兄太过严苛冷漠,不讲半点同门之谊,只是后来一个在小镇那边听来的小道消息让所有人只觉得震撼不已。祖宅在桃叶巷的谢四师兄,家中某位老祖犹然健在,是一位北俱芦洲的道家天君、十二境的仙人。
上山之前,十二人当中,只有几人得以知道世间地仙也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