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125章 吾心安处打个盹

第125章 吾心安处打个盹

两个藩属国能够自由调度的野战兵力,许多兵马只能不断收缩,依靠雄城大镇,各自为营,困守一隅,这就让曹枰麾下铁骑更加自由。

两国难民疯狂拥入朱荧王朝边境地带,藩属国庙堂不断有使节去往朱荧京城,哭爹喊娘,磕头流血,哀怜不已,祈求朱荧大军救民于水火,能够果断出击,与那大骊蛮子决战于城池之外。为此坐镇朱荧边境与曹枰对峙的那位大将军,备受诟病,怯战的骂名传遍朱荧朝野,更有此人私通大骊的说法,沸沸扬扬。朱荧庙堂,被迫划分出主战主守两大阵营,文武混淆,山上山下同样混杂,朝堂上,吵得朱荧皇帝都有几次龙颜震怒,直接甩袖子,以退朝再议了事。

如果说这还只是人间大事,那么近期入夏,发生了一件山上大事,可谓惊世骇俗。

风雪庙神仙台魏晋,找到了暂时结茅修行于东宝瓶洲中部地带的那位别洲大修士,北俱芦洲天君谢实。

一战之后,魏晋离开东宝瓶洲,孑然一身,御剑去了倒悬山。

那场只有寥寥几位观战者的山顶之战,胜负结果没有泄露,可既然谢实继续留在了东宝瓶洲,这个已经惹来东宝瓶洲众怒的道家天君,肯定没输。

不过即便魏晋没能一剑击败谢实,东宝瓶洲修士对于那位才刚刚跻身上五境的陆地剑仙,也并无半点怨言,唯有一份同为一洲修士的与有荣焉,尤其是东宝瓶洲剑修,更是自豪不已。

这是一洲瞩目的山上大事。

这其中,还有东宝瓶洲中部一地瞩目的某件山上事。

一位名为马苦玄的真武山修士,不到二十岁,修行并未几年,竟然就先后两场死战,击杀了两位金丹剑修,据说这还是在马苦玄隐藏了压箱底本事的前提下。朱荧王朝对此选择沉默,因为两场大战,既有马苦玄的真武山护道人在旁,也有朱荧王朝的皇室成员在一旁盯着,马苦玄的出手,没有任何问题,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一时间,马苦玄之名,传遍整座东宝瓶洲。

小满之后,尤其是一旦进入梅雨时节,多湿邪气,无论是修道之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应当留心,温养阳气正气,抵御湿气邪气。

陈平安三骑北上之时,是走了一条石毫国京城以东的路线,南下之时,则是换了一条轨迹。

这天滂沱大雨中,他们牵马歇息于一座破败行亭,陈平安心弦一震,袖中木匣颤抖微烫。竟是有一把最不该出现的传讯飞剑,来了。

刘志茂已经被拘押在水牢,绝无可能在刘老成和那拨奇怪修士的眼皮子底下,还有本事驾驭自家小剑冢飞剑传信给陈平安。

陈平安甚至都打算视而不见。

只是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陈平安还是小心翼翼收起那把确实是刘志茂的传信飞剑,打开飞剑禁制。

密信就三句话。

“此行返回书简湖,你要小心了。”

“之所以有此提醒,与你陈平安无关,与我们的既定买卖也无关,纯粹是看不得某些嘴脸,为表诚意,就借用了刘志茂的飞剑。”

“截留飞剑,无须回信。”

陈平安收起木匣后,陷入沉思。

是宫柳岛刘老成的手笔无疑,但是为何如此,就值得推敲了。

刘老成坦诚相告的“提醒”,绝不会是表面上的书简湖形势大变,这根本不需要刘老成来告诉陈平安,陈平安眼不瞎耳不聋,又有章靥前来通风报信,以刘老成的心思缜密与野心气魄,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此一举,多费唇舌。那么刘老成的所谓提醒和小心,肯定是在更细微处,极有可能,与他陈平安本人,息息相关。

陈平安站在不断漏水的小行亭边缘,望向外边的阴沉雨幕。现在,有一个更坏的结果,在等着他了。

章靥借助青峡岛狡兔三窟的那条隐蔽密道,逃出书简湖,说不定就在某些幕后人的意料和算计之中。

可为何没有直接对顾璨和春庭府出手,没有选择一个更加简单省事并且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迫使自己火速赶往书简湖,直接打杀自己便是呢?

陈平安喟叹一声,喃喃道:“又是大道之争吗?那么不是东宝瓶洲这边的‘宗’字头出手,就说得通了,杜懋所在的桐叶宗?还是……太平山,肯定不是。登上桐叶洲第一个路过的大宗门,扶乩宗?可是我当时与陆抬只是路过,并无任何纠葛才对。大道之争,也是有高下之分、宽窄之别的,能够不依不饶追到东宝瓶洲来,对方必然是一位上五境修士,所以扶乩宗的可能性不大。”

陈平安眉头紧皱,接着道:“可要说是那位道法通天的老观主,也不像。到了他这边,大道又不至于如此之小。”

陈平安突然转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