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171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

第171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

拨圣贤、地仙。

也有那扶摇洲的一条渎水,被一条只以河字为后缀的大水在某处决堤,夺了入海口,从此殃及整条大渎,短短三百年,一条大渎便从此消失。这意味着那条大渎的所有水神、河伯、河婆,都会金身消散,而大渎沿途神祇的敕封,礼仪规矩极其复杂,远远多于一个王朝君主敕封辖境内的山水神祇,据说需要向中土神洲儒家学宫递交文书。

陈平安环顾四周,皆无动静,便摘下养剑葫狠狠灌了一口,一鼓作气,直接喝完养剑葫内所有灵水,然后心神沉浸,念头小如芥子,巡游水府。

只见那水府之门大开,竟是关也不关了。

陈平安脚边有一条幽绿溪水。百骸各处,一条条水线逐渐汇聚,变作这条溪涧,缓缓流入水府那座水塘。

那拨忙忙碌碌的绿衣小童们,竟是看也不看大驾光临的某位最大功臣,一个个往来飞奔,兴高采烈。这一幅画面,看得陈平安有些心酸,摊上自己这么个当家做主的,小家伙们估摸着是真穷怕了。

陈平安又去山祠那边看了看,其实水府当中,又有一条更加纤细的溪水潺潺而流,去往山祠所在的关键窍穴。由于水运精华都已截留在水府,这股流水便澄澈无色,再无那一缕缕幽绿色泽。这些浓稠似水的灵气,到了山祠所在气府之后,便开始渗入地面,如甘霖浸润大地。

陈平安一琢磨,便心神退出,不再在这座无宝可寻的府邸滞留,而是以一个陈道友该有的道行和脚步一路飞奔,偷偷跑去了那棵极有可能出自青神山的绿竹,手掌按住竹竿,轻轻一震,绿竹随之轻轻摇晃起来,然后手持养剑葫,挥袖将那些剩下小半的竹叶凝聚水滴,全部收入养剑葫内。

陈平安颇为自得,自己果然是捡漏的行家里手。

然后陈平安别好养剑葫,开始爬上竹子,只是不承想那些瞧着稚童都可以随便掰断的纤细竹枝,竟是无法轻易折下。

陈平安望向远处那座宫观,黄师站在一处墙头,已经打量这边挺久了。“后知后觉”的陈平安便咧嘴一笑,挥了挥手。

黄师一脚踏出,落回地面。真是一个想钱想疯了却挣钱无门路的可怜虫。

没了黄师的窥探,陈平安试了试弯曲竹枝,去摘下竹叶,以他当下该有的修为,也能勉强做到,便摘了一把又一把,塞入其中一只斜挎的包裹当中,硬生生靠着竹叶将那干瘪异常的包裹撑得鼓鼓囊囊。

换了一处继续打量远处抱竹之人的武夫黄师,看得佩服不已,这种人如果是那传说中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他黄师就自己把脖子往狄元封那把法刀上一抹。

等到黄师真正离去,陈平安这才开始双指并拢,闪电出手,砍断高高低低各不同的竹枝,迅速收入咫尺物当中。

方寸物和咫尺物当中,碧绿琉璃瓦和大块青砖是真装不下了,刚好用这些纤细竹枝填满那些缝隙。大功告成之后,咫尺物和方寸物,这下子是名副其实的满满当当了。

陈平安抱着绿竹,就那么待着,久久没有滑到地面。

依稀想起了年少时分,和两人一起爬树捕蝉的光景。一个是习惯了护着他的最要好朋友,一个是他习惯了护着的半个亲人。

那会儿,好像日子过得贫苦,却年年月月,月月年年,无忧也无虑。

陈平安叹了口气,收回思绪。

很快远处传来一个调侃嗓音:“陈老哥?干吗呢?”

陈平安转头望去,哈哈笑道:“上边凉快,好看风景。”

正是化名秦巨源的狄元封,面色微白,应该是受了不轻的伤势。

巨源,巨猿?天底下体形最庞大的猿猴,不正是搬山猿吗?所以说这个名字就有点欠揍啊。

狄元封不再多看这个脑子进水的黑袍老人,望向距离最近的那片宫观建筑,问道:“孙道长与黄兄弟收成如何?”

陈平安笑道:“咱仨都不错。”

狄元封忍不住瞥了眼抱竹的那个老家伙,交错而挎的两个包裹,瞧着不是瓦片就是砖头,怎的,老人家你着急回家盖房子娶媳妇啊?

可惜陈平安猜不到此人心声。不然还真要发自肺腑地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一声:真神人也。

老真人桓云已经满载而归,一件符箓方寸物,已经装满。

云上城龙门境老供奉也差不多心满意足,背着一个大行囊,手中还拎着两个包裹,遮掩不住的满脸喜气。

两个老人碰头后,站在一处阁楼顶层,俯瞰山门战局。

老供奉笑道:“好一场狗咬狗。”

桓云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修行路上,往往是一步慢,步步慢。沈震泽的两个嫡传弟子,若是没有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