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261章 打更巡夜

第261章 打更巡夜

他麻烦,你小子会伺机捡漏,说不得连我们俩一起宰了,反正师尊收了关门弟子,对于我们的死活,一个都不在意了。我专心杀你,咱们黄国师肯定不会插手,只会袖手旁观,继续当他的护国真人,忧国忧民去。”

桓荫反驳道:“师兄错了,师尊其实自始至终,就对我们三人的死活从不上心。我们存在的意义,只是师尊的一门观道手段罢了。”

黄尚微微不悦:“桓荫你这番话,大逆不道,我会据实禀报师尊。”

桓荫嗤笑道:“黄大真人愿意讨骂去,随便你。到时候被师尊当个傻子看待,别怪师弟没提醒。”

事实上,三个师兄弟“坦言”之外,私底下各有各的对话。好一个各怀鬼胎。

所幸俞真意本身就是实打实的纯粹武夫出身,在涉足修行之前,武道一途就走在种秋之前。倒不是种秋资质不如俞真意,而是种秋太过分心,去当什么南苑国国师,真是贪心不足。世人所谓的文圣人武宗师,其实只会耽误种秋的武道登顶,不然那场十人之争,俞真意在成为仙人下山之时,种秋其实也该破开那个无形的天地瓶颈,得以跻身金身境。

俞真意虽然不知道这三人在聊什么,却早已心知肚明,今天一场恶战注定避无可避,眼前三人毕竟不是昔年好友种秋。

俞真意一边向黄尚询问湖山派和松籁国朝堂形势,以及他们那个小师弟问剑湖山派的过程,一边将怀中那顶作为白玉京掌教信物之一的莲花冠收入袖中一枚方寸物当中。与此同时,俞真意取出一顶形制有几分相似却是银色莲花的道冠,随手戴在自己头上。这个动作,俞真意做得极快。这时,俞真意背后长剑微微颤鸣,好似察觉到了对方三人心中的杀机,这份异象,使得原本已经准备拔刀出鞘的陶斜阳稍稍改变了心意,不着急出手斩去俞真意那颗大好头颅。双手已经藏在袖中、拈出两张金色符箓的黄尚,也不着急施展师尊传授的独门秘术为符胆“湛然点睛,雷霆大作”。

一张雨龙符,所绘蛟龙,鳞髯毕现,龙王张须。一张扬眉符,却绘有一把飞剑,蕴含沛然剑意,攻伐力道,相当于金丹境剑修的一记飞剑。

杀俞真意,黄尚当然不会吝啬本钱,反正都赚得回来。

陶斜阳有些眼馋俞真意背后那把长剑,虽是山上仙家物,只不过身为武夫宗师,多一把称手的神兵利器,谁会嫌多。只不过暂时分账,是陶斜阳杀人,刀剁俞真意头颅,桓荫取走剑,黄尚则分走那顶道冠。

俞真意当下所背长剑是他和种秋早年一起联手斩杀谪仙人时,夺来的一把遗物,剑身两侧分别刻古篆七字铭文:“秋水南华大宗师”和“山木刻意逍遥游”。长剑是法宝品秩,要逊色于那顶银色道冠。

黄尚瞥了眼俞真意头上那顶道冠,确实觊觎已久,只是本以为这辈子再见道冠都难,更别提将其收入囊中了。不承想世间缘法,如此妙不可言。自己不但亲眼再见道冠,而且还有机会亲手将其戴在头顶。只是一想至此,黄尚立即收敛心神,哪怕自己得手,也应该交给师尊才对。说不得师尊到时候一个开心,就会随手赏赐给自己,若是师尊不愿,黄尚也绝不敢多想。三个弟子当中,确实数黄尚最为老实本分,他也算不得什么性情阴沉之辈,只不过当了多年国师,自会越来越杀伐果决。

这顶银色莲花冠在藕花福地名气极大,作为福地最大的仙缘重宝,最早的主人是以一人杀九人的武疯子朱敛。朱敛在少年时便被世人誉为谪仙人、贵公子,这顶道冠其实为朱敛增色不少。然后在南苑国京城,朱敛力竭身死之前,将道冠随手丢给了一个躲在战场边缘试图捡漏的年轻人,那个人名叫丁婴。

一统魔教,天下无敌,再让位,成为魔教太上教主。丁婴当时凭本事凭胆识凭机缘,一口气捡了两个天大的大漏,一个是朱敛的大好头颅,一个便是这顶银色莲花道冠,既得武运又得仙缘。等到丁婴身死,莲花道冠最终辗转到了俞真意手上。于是这顶莲花道冠几乎成了福地天下第一人的身份象征。

桓荫所想,则是如何以师尊所传鬼道秘法将俞真意魂魄炼制为一尊阴神傀儡,如此一来,就等于自己身边多出一位地仙侍从。桓荫还是喜欢那种操控他人、万事万物都是自己手中牵线木偶的感觉,对于真正的打杀搏命,他其实兴致缺缺。当然真要动手攫取利益,桓荫也绝不含糊,比如今天围杀俞真意。

俞真意蓦然而动,一步掠出栈道,背后长剑自行出鞘,风驰电掣般御剑远遁。

“堂堂俞真意,不战而逃,传出去都没人信。”陶斜阳大笑不已,取出一沓师尊赠予的山河缩地符,却是去往俞真意远遁相反的方向。

黄尚祭出一叶符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