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09章 旧人旧事

第309章 旧人旧事

宁姚看着那个与人初次见面便谈笑风生的家伙。

入乡随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是跟谁都能聊几句。

再这么聊下去,估计都能让掌柜搬出酒来,最后连住店的银子都能要回来。

陈平安趴在柜台上,与老掌柜随口问道:“最近京城这边,有没有热闹可看?”

京城这地儿,是从来不缺热闹的,不同寻常的官场升迁、贬谪,山巅仙师的大驾光临,江湖宗师的扬名立万,各大水陆法会,士林清谈,文豪诗篇,都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何况如今的东宝瓶洲,尤其是大骊朝野上下,越来越喜欢打听浩然天下其余八洲的别家事。

老人点头道:“有啊,怎么没有,这不火神庙那边,过两天武评四大宗师中的两个就有一场切磋,你们俩不是奔着这个来的?”

武评四大宗师中的两位山巅境武夫,在大骊京城约战一场,一位是旧朱荧王朝的老人,成名已久,一百五十岁的高龄了,老当益壮,前些年在战场上拳入化境,一身武学可谓登峰造极。另外那位是东宝瓶洲西南沿海小国的女武夫,名叫周海镜,武评出炉之前,半点名气都没有,据说她是靠着打潮熬出的体魄和境界,长得还挺俊俏,五十六岁的婆姨,半点不显老。所以如今不少江湖门派的年轻人,和混迹市井的京城浪荡子,一个个嗷嗷叫。

要是搁在老掌柜年轻那会儿,只是两位金身境武夫切磋武学,就可以在京师随便找地方了,热闹得万人空巷,篪儿街的将种子弟必然倾巢出动。如今哪怕是两位武评大宗师的问拳,听说都得事先得到礼部、刑部的批文,双方还需要在官府的见证下签订契约,麻烦得很。

不过如今京城庙堂和山水官场,聊得最多的,肯定还是那场精彩纷呈的正阳山庆典,龙泉剑宗嫡传刘羡阳,落魄山联袂观礼,尤其是山主陈平安的青衫风流。

不是剑仙,就是武学大宗师。

果然,我东宝瓶洲,除了大骊铁骑之外,还有剑气如虹,武运鼎盛。

可能昔年打醮山渡船上,离乡少年是怎么看待风雷园李抟景的,如今一洲山河,就有无数少年是怎么看待落魄山陈平安的。

陈平安摇头道:“我们是小门派出身,这次忙着赶路,都没听说这件事。”

老人虽然聊得意犹未尽,很想拉着这个叫陈平安的喝两盅,可还是递给了他钥匙,春宵一刻值千金嘛,就别耽误人家“挣钱”了。

从头到尾,宁姚都没有说什么,先前陈平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钱结账,她没有出声阻拦,这会儿跟着陈平安一起走在廊道中,宁姚脚步沉稳,呼吸平稳,等到陈平安开了门,侧身而立,宁姚也就只是顺势跨过门槛,挑了张椅子就落座。

不对劲,感觉要挨打。

陈平安站在原地,试探性问道:“我去跟掌柜磨一磨,看能不能再腾出间屋子?”

宁姚摘下剑匣,随便竖立在脚边,拎起瓷壶,倒了杯水,道:“河边没少喝,不先醒醒酒?”

陈平安轻轻关了门,倒是没敢闩门,落座后拿过茶杯,刚端起,就听宁姚问道:“每次走江湖,你都会随身携带这么多的通关文牒?”

陈平安喝完水,说道:“跟法袍一样,多多益善,以备不时之需。”

宁姚眯眼道:“我那份呢?虽说一看就是假的,可是进京城之前,这一路也没见你临时伪造。”

陈平安笑道:“你要在浩然天下待好些年,总归是用得着,比如以后还要带你去仙游见徐大哥呢,我前些时候就想着未雨绸缪,赶巧,这不真就派上用场了。”

“好不容易才找了这么个客栈吧?”

“之前在街上,瞥了眼柜台后边的多宝架,瞧着有眼缘,还真就跟掌柜聊上了。”

宁姚不再多问什么,点头称赞道:“脉络清晰,有理有据,既偶然又必然的,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平安说道:“我等会儿还要走趟那条小巷,去师兄宅子那边翻检书籍。”

宁姚不置可否,起身去开了窗户,趴在桌上,脸颊贴着桌面,望向窗外,因为客栈离着意迟巷和篪儿街比较近,视野中处处灯火通明,有书楼的挑书灯,有酒宴酬答的烛光,还有一些年轻男女的提灯赏月。

陈平安很少见到这样懒散的宁姚。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偷偷伸长脖子,望向宁姚的背影,好像比起剑气长城那会儿,宁姚又有些细微变化,稍稍瘦了些。

女子的发髻样式、描眉脂粉、衣饰发钗,陈平安其实都略懂几分,杂书看得多了,就都记住了,只是年轻山主学成了十八般武艺,却无用武之地,小有遗憾。不过宁姚也确实不需要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