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37章 《一笑抚青萍》:看酒

第337章 《一笑抚青萍》:看酒

说什么。扯歪理,她在行。正儿八经讲道理,她说不过曹木头。

曹晴朗准备起身告辞。有了这本册子,等自己到了桐叶洲,再循着书上路线脚踏实地走上一遭,心里就有数多了。

裴钱突然问道:“你打算何时结丹?到时候是请种夫子帮忙护关?”

曹晴朗只得重新坐回椅子上,答道:“等选址一事敲定,办过了宗门典礼,我就在下宗闭关结丹。其实不用谁护的,反正是自家山头。用小师兄的话说,就是一开门,自家山上就立即多出个金丹,可以帮着下宗讨个开门红的好兆头。”

裴钱笑呵呵道:“难怪半点不急。”

曹晴朗一笑置之。

而立、不惑之间结金丹,甲子、古稀之间修出元婴,百岁到两甲子之间跻身玉璞,这是早年在藕花福地,陆先生给出的一份“山上考卷”。

曹晴朗在家乡就开始按部就班修行,加上种先生的指点,登山之路走得不快,但是稳当。三件本命物,在曾经的藕花福地已算稀罕,但是相较于浩然天下的宗门嫡传,品秩都不高,很不够看了。

曹晴朗不是不可以更快破境,只是没必要,也确实如裴钱所说,不着急。故而相对于一路破镜势如破竹的裴钱,不谈治学,曹晴朗只说修行一道,确实显得十分黯淡无光了。以前陈灵均就经常语重心长地唠叨曹晴朗:“千万别学暖树那个笨丫头乌龟爬爬啊,多学学我,境界嗖嗖的。再多出门走走,像我们读书人,都要讲究一个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裴钱补了一句:“修行跟习武差不多,只要有韧性就有后劲,有后劲就有机会后发制人。不急是对的。”

就像崔爷爷说的那个拳理,天下就数练拳最简单,只需要比对手多递出一拳。

当年在剑气长城,大白鹅曾经私底下带着他们两个去城头找过左师伯。登城途中,大白鹅打了一个比方:浩然天下的酒鬼就没醒过,喝酒如饮水。剑气长城的酒鬼从没醉过,喝水如饮酒。

裴钱看得出来,左师伯很喜欢曹晴朗,在城头跟她聊完之后,就拉着曹晴朗问了许多问题。曹晴朗的有些答案让左师伯皱眉,有些答案又让左师伯点头而笑,最后不知曹晴朗说了句什么,竟然让左师伯很……意外,并且大笑不已。

当时她跟大白鹅坐在稍远的地方,她听不真切,所以就问大白鹅,曹晴朗最后说了什么。大白鹅复述了一句让裴钱毛骨悚然的言语:“杀人须从喉咙处着刀。”

裴钱吓了个半死:怎么,曹木头这个人看着老实憨厚,难道其实每天都憋着坏,准备迟早有一天要跟自己翻旧账?

好在大白鹅解释说是左师伯在跟曹晴朗问答治学一事。

那会儿的裴钱半信半疑,总觉得曹木头蔫儿坏。

之后在师娘家里,几个人帮着师父一起篆刻印章挣钱,师父好巧不巧送了一把珍藏多年的刻刀给曹晴朗,裴钱都吓蒙了。

曹晴朗说道:“我本来以为你会趁机说几句怪话的。”

裴钱揉了揉脸颊,扭头望向窗外,伸了个懒腰:“又不是小孩子了,没什么意思的事。”

曹晴朗试探性说道:“今天这种闲聊,你总不至于记账吧?”

裴钱笑呵呵道:“怎么可能?”

她也没说可能什么,不可能什么。

曹晴朗轻声道:“还是担心先生?”

裴钱摇头说道:“有师娘在,何况先生身边还有喜烛前辈,没什么不放心的。”

再说了,天底下最让人放心的人,就是自己的师父啊。

曹晴朗欲言又止。

先生实在太周全了,很多事情早早就想到了。比如在剑气长城时,私底下就与自己说好,以后会表现得更偏心裴钱一些。其实这都没什么,关键是先生很快又补上一句:“我好像确实更偏心她,是不是都不用假装了?”让自己哭笑不得。

裴钱回过神,敏锐地发现曹晴朗的心境异样,就问他怎么了。

曹晴朗笑道:“没什么。”

门外有人用上了聚音成线的武夫手段:“冒昧问一句,可是郑宗师?”

裴钱微微皱眉,转头望向一处。

见曹晴朗投来探询视线,裴钱解释道:“是那个鱼虹,不知怎么发现我了。”

曹晴朗问道:“对方是有意尾随?”

裴钱摇头道:“应该是凑巧同船南下。”

其实鱼虹在登船时,裴钱就有所察觉了。这位出身旧朱荧王朝的江湖名宿,刻意收敛那份宗师气势,压境在远游。只是裴钱没兴趣套近乎,更没什么切磋的想法。

一个在陪都战场几次出拳看似声势惊人,实则避重就轻的武夫,可以理解,但不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