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38章 道簪

第338章 道簪

陈平安将那只装有传信飞剑的木盒归还荀趣,笑道:“两次与鸿胪寺借阅的邸报,我离开京城之前会交给看守巷子的刘袈,回头荀序班直接跟他讨要就是了。”

荀趣作揖致谢,因为知道陈先生这是帮自己在京城不显山不露水地多出一条道路。一个负责看守国师宅子的修士,荀趣认不认识、是否面熟,看似根本不重要,可其实很重要。

小陌是今天买书最多的那个。他昨夜就去了趟公子推荐的仙家客栈,跟山上渡船一样,都会有个类似当铺的地方,方便下榻客栈的练气士折算神仙钱。他就将公子赠送的三枚小暑钱悉数折算成了雪花钱和一大摞银票,以及一些行走江湖必需的金叶子、银锭,还专门请求那座客栈务必帮忙,给自己一大兜金瓜子,因为到了落魄山,此物有重用。

起先那个自称是客栈掌柜的女鬼修还不太情愿,因为金瓜子这种花哨东西确实不算常见,多是富贵人家长辈给晚辈的赏赐之物,别说山上修士,就是江湖中人,出门在外,谁用得着这玩意儿?只是等那个名叫陌生的年轻修士说自己是陈山主的随从,女鬼修二话不说,熔化了十数只金元宝,亲手捏出了一兜金瓜子,最后还死活不肯收钱。

今天除了诸子百家的经典,小陌还买了不少杂书:大家诗集、文人笔记、志怪小说,甚至连一些抄录编撰成书的科场文章,以及一些被说成是科场上“武功秘籍”的制艺书籍都有。

陈平安调侃道:“怎么,还想通过科举一途当个官老爷?那有得忙了,县试府试,先成为童生秀才,再三年一次的秋闱乡试,考中了当举人,之后是京城春闱会试,当了进士,最后才是殿试,层层递进,关隘重重,就跟鲤鱼跳龙门差不多。”

“不过你要真有这个想法也是好事,可以让曹晴朗教教你,比买这些制艺、策论的所谓秘籍更靠谱。只是大骊朝廷的进士确实最难考取,都没有什么之一,可以说是整个浩然九洲最有含金量的进士及第。一来人太多,藩属国的读书种子都会聚在此;再者,礼部出题太杂,没什么固定的路数。反而是宝瓶洲南边那些小国颁布了一些官修书籍,义疏加则例,林林总总得有十几本吧,能算是捷径,背熟了就有用。当然,此举也惹来一些饱学大儒不小的非议,很是义愤填膺,有那‘官修全书而经说亡’的说法。”

“所以小陌你要真有当状元的心思,将来可以去陪都以南某国待个小十年。那儿都是亲眷开蒙教字号,也就是练字。之后去学塾接触蒙学书籍,习字背书,有钱人就在自家私塾,没钱的孩子就去村乡学塾,只要不是家里太穷,一般都负担得起,终究有个读书识字的地方。再之后才开始经学,研究押题。”

小陌一直竖耳聆听公子娓娓道来。

陈平安发现小陌的那份好奇眼神,似乎很疑惑为何自己对此事如此上心,便点头笑道:“猜对了,我当年确实想过参加科举。第二次出门远游的时候,练拳闲暇之余,还真翻过不少相关书籍,想着将来是不是从考取童生身份起步,争取当个举人老爷就心满意足了,银进士金举人嘛。”

如今当然是无所谓了,反正学生里边有了个曹晴朗。

小陌唏嘘不已。他倒不是真的对科举功名有什么念想,而是实在无法想象,如今世道的书籍和学问竟是这般廉价,简直就是不值钱。遥想当年,人间随便一本写满文字的书籍得是多稀罕多值钱的存在?所以他有了个念头,以后到了落魄山,自己定要建造一座书楼,取名万卷楼。当然,最好是让公子帮忙取个好名字。

小陌是直爽性子,立即以心声说了此事,陈平安都不用如何思量,脱口而出道:“可以叫两茫然楼。”

小陌稍稍翻检心湖那百余本著名诗集,恍然大悟道:“妙绝!”

身为剑修,雅好藏书。古诗有云:“又携书剑两茫茫。”

书与剑,两茫茫,然也。两茫然楼!

陈平安随口道:“当然,用不用这个名字,你自己看着办。”

小陌神采奕奕道:“公子,这个书楼名字实在太好,小陌都不舍得公之于众了。”

结果公子双手笼袖,斜眼看来,小陌立即识趣说道:“那就用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夜幕中,菖蒲河两岸的酒楼高高低低,一路绵延开去,张灯结彩,热闹喧哗,此起彼伏的行酒令、猜拳声打破窗户一般,又有曼妙歌声跟随飘出。相传有些喜欢喝酒又不缺钱的,从傍晚到清晨,能在菖蒲河这么一处地方只是稍稍挪步就可以喝上四五顿酒。

今天,一位极少来此饮酒的翊州关氏子弟就难得攒了个极为私人的酒局,拉着是同僚还不是朋友的荆宽在离开衙门后就直奔菖蒲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