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38章 道簪

第338章 道簪

一撇的事情,说它做什么?”

关翳然翻白眼道:“放你的屁。端着,你小子就给我继续端着吧,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还跟我在这边没一撇呢。咱们衙门里边,我关翳然说在吏部没有熟人,谁敢说自己有?”

荆宽有些无奈。关翳然这家伙是真的喝高了,不然这种话,说得很不合适。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关翳然把自己和陈平安都当成了自己人。

大骊官场,谁不知道吏部姓关呢?既然吏部都姓关了,关氏的门生故吏之多,可想而知。关键是先帝和当今天子对此都毫无芥蒂,毕竟关老爷子是早年为数不多敢当面跟崔国师顶嘴的官员。等到关翳然卸任大渎督造官返回京城,出人意料地不是在吏部或兵部,而是在最讨人嫌的户部任职,这在官场上,别说升迁,连平调都不算,是实打实的贬谪了。

陈平安点点头,举起酒杯笑道:“预祝郎中大人外出为官造福一方,当个名副其实视民如子的父母官。”

荆宽原本担心关翳然会说更多内幕,所幸他点到即止,看来还是没有真正喝高。

前不久,户部左侍郎喊荆宽过去问话,虽然没有明确的意向,可荆宽知道,自己极有可能要离京为官了,而且尚书大人对自己也算器重。

不过到底去哪里,荆宽倒有数个猜测,等到关翳然故意在陈山主面前提及此事,荆宽就开始有几分确定了,自己外放为官、担任郡守的地方,十有八九,距离龙州不会太远,甚至说不定就是在那个“辖境”包括落魄山和披云山的龙州!

天时地利人和,荆宽尚未出京担任地方官,就已经全有了。

在龙州为官,在大骊官场上被公认既是天大的风险,又是莫大的机遇。下场不好的,像吴鸢;下场好的,像傅玉。

一顿酒,三人喝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其实到后来,陈平安就没怎么劝酒了,都是关翳然跟荆宽在酒桌上内讧。

两位户部郎官走出酒楼后,摇摇晃晃,相互搀扶着走在菖蒲河边。

看着那个脚步沉稳渐行渐远的青衫背影,荆宽羡慕不已:不愧是剑仙,酒量真好。

凉风一吹,酒气消散几分,荆宽轻声道:“谢了。”

关翳然打着酒嗝:“到了地方上,多做几件好事。”

“在地方为官,不比在京城。这里衙门多、规矩重,界限分明,谁当官都大致心里有数。只说我们那边的南薰坊,一个郎中算什么?只是到了外边,做很多事情就得靠良心了。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可聪明可糊涂,可点头可摇头,可以知道可以不知道,说来说去,都要你自己看着办了。”

“荆宽,我家太爷爷曾经说过,当个问心无愧的清官不容易,既当清官又做好官只会更难。什么叫当了个好官?就是得心里边一直觉得难受。”

两人走到拱桥上,关翳然一个踉跄,赶紧快步跑到桥栏杆那边,对着菖蒲河就是一阵吐。原本轻轻拍着他后背的荆宽估摸着是被连累了,结果也蓦然一个翻江倒海,就跟着他一起趴在了栏杆上。

最后两人好不容易都消停了,转身坐在地上,背靠着拱桥栏杆,相视一笑。

陈平安沿着一条流光溢彩的河道散步。

今天这场酒局,陈平安没有带上小陌,只是让他在菖蒲河随便逛逛。

小陌闲来无事,就在路边摊买了几盏荷花灯放入河中,然后就跟着河灯慢慢挪步。

他发现自己几乎可以一眼分辨出京城本土人氏和外乡人的区别,前者身上有一股难以掩饰的刚悍之气,年纪越小越明显,外乡人哪怕衣衫华贵,行动间还是有几分束手束脚。

小陌站在菖蒲河畔,看着那条河水。

竹篮打水,捞起千古吟月诗。

马蹄震地,溅出百年边塞曲。

他怔怔出神,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万年之前的那场偶然相逢。

那个存在,双手笼袖,看着人间,从本该只有地仙登高而去的飞升台,“大逆不道”,独自缓缓而下。

天下。这个词汇,在那一刻,不是名词,就像是个动词。

可能是见着了坐在飞升台不远处的小陌,那个存在便与小陌对视一眼,然后笑着伸手出袖……

今夜此时,陈平安走在河边,朝不远处的小陌招招手。

今夜的酒水没有白喝,关翳然是一个为官极守规矩的人,所以先前提及那个在砚务署瞎捣鼓的家伙根本不是什么无心之语,不是酒桌上的话赶话,而是在提醒陈平安,与同乡董水井打声招呼,以后做买卖得多加小心,他已经被一小撮眼红他生意的京师权贵子弟盯上了。

不是说户部砚务署那个都不是上柱国姓氏的家伙真能让董水井伤筋动骨,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