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45章 天下皆知

第345章 天下皆知

之劳。”

之后语带深意:“稍后灵璧山仙师们赶来此地,我可以尽量帮忙解释一二,只是最终能否解释清楚,还是得看灵璧山仙师们的意思。”

老先生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们的山头师承名声足够大,兴许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然就会很麻烦,而且极其棘手。被皇室供奉指认为妖族修士,别说灵璧山担待不起,一旦今天双方动手了,说不定还会惊动大伏书院专门派一位君子或贤人赶过来勘验身份。当然,如果事后证明是灵璧山故意谎报,罪责不小。

老先生身边一个青壮扈从欲言又止,是在担心自家老爷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灵璧山祖师堂得到消息后,哪敢掉以轻心?老山主在内,一金丹两龙门匆匆御风赶来,如临大敌,站在店铺门口。

老先生自报身份后,小陌以心声笑道:“公子料事如神。”

因为这个于一国有再造之功的老夫子果然就是殿试卷上其中一人,而且官衔有点长: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是最清流的文官出身,桃李满朝野,老人却没有跟随先帝一起逃往那座崭新天下,而是留在了家乡故国,置身沙场多年,前些年又挡住了旧大夏王朝在内几个邻国的边境侵袭。如今告老还乡,刚好路过此地,无事一身轻,打算领略一番山上风光,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囊中羞涩。

灵璧山这边显然是知晓这位老人的身份的,只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要是当真漏掉了一拨妖族修士,以大伏书院那位新任山长的脾气,灵璧山就可以直接封山百年了。

陈平安以心声开门见山道:“我们来自仙都山。”

灵璧山那位金丹老祖小心翼翼问道:“是那位崔仙师的同门?”

那个出手阔绰的白衣少年,如今野云渡的幕后主人,之前造访灵璧山,自称来自仙都山青萍峰,姓崔。

陈平安笑着点头。

差点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就有点尴尬了,灵璧山三位老祖师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没有与三位谱牒仙师过多客套寒暄,只说若灵璧山担心今天这场闹剧会有隐患,可以飞剑传信大伏书院。

陈平安将那一大摞殿试考卷重新取出,递给老先生,笑道:“老先生说得对,君子不夺人所好。”

老先生极为爽快,拿过了殿试卷,大笑道:“敢问仙师,是怎么个价格?”

陈平安摆手道:“千金难买几句公道话。”

老先生笑着点头:“那就不与仙师客气了。”

离开铺子后,走在渡口岸边,陈平安看了眼曹晴朗,笑问道:“想要说什么?”

曹晴朗答道:“学生刚刚已经想明白了。”

在霁山府君面前,先生还会有所试探,那是先生视为自身事了。而在灵璧山仙师面前,先生有意无意早早挑明身份,不然对方可能门风醇正,也可能会露出一副丑陋嘴脸,或者虚与委蛇却行事谨慎,也可能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直接就动手了,总之会有百般可能。不过先生并未如此作为,显然是按照约定,真的将下宗所有事务都交给小师兄处置了。

老先生身边的扈从说道:“老爷,对方来头很大,竟然能够让灵璧山二话不说就放行了。”

老先生笑了笑,只是说了一句“翰林风味”。

当了多年的礼部尚书,多次主持科举,朝野上下都说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官场上说他是桃李遍天下。如今呢?老人犹在,可是那些桃李,那么多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的,朝气勃勃的,文采飞扬的,如今却都真的无法言语了。

在一处山清水秀之地,路过一座位于郡城外的山脚寺庙,一行人入庙烧香。

进了寺庙,有匾额“莫向外求”,大殿则悬挂匾额“得大自在”。

既有香客入庙,也有僧人外出。

一般来说,寺庙结制,就不再起单云游,只等解夏,就可以外出参学。云游僧人每到一处寺庙,去大殿礼佛,只需要看一下韦陀菩萨的造像,就可以知晓这座寺庙是可以十方丛林,还是只提供一宿两餐的子孙丛林。

这一处禅寺,韦陀菩萨左手单立掌,右手托降魔杵立于胸前,这就意味着是座半十方半子孙的佛家丛林,行脚僧可以在这里挂单三日,却不宜安单常住。

这些约定俗成的佛门规矩,是无须寺庙知客师提醒外来僧人的。

过天王殿,陈平安和曹晴朗在大雄宝殿外各自拈三炷香,然后放入香炉。只不过学生是左手持香,先生却是右手。

唯独裴钱在大殿外敬香之后,还去了大殿里边跪拜磕头。

小陌没有敬香,只是望向大殿内供奉的佛像。

世人见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