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78章 推陈出新

第378章 推陈出新

顾忌,那就与我卢生无关了。

陈平安得知倪夫子要在这边逗留,便顺水推舟,建议倪夫子担任黄粱派的记名客卿。

倪元簪对此倒是无所谓,稍加思量,就答应下来,笑道:“姜家主和云窟福地那边,就有劳陈山主帮忙美言几句了。”

陈平安点头道:“想来问题不大,我会亲自书信一封寄给姜氏祠堂。”

此外,陈平安还为娄山留下了一部亲笔抄写的“道书”,托付倪夫子转交高枕。

就说是一位山上的前辈,曾经在此修行,留下此书,静待有缘人。

至于能否水到渠成,陈平安也不敢确定。机缘一事,从来难定。

陈平安与郭竹酒聊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娄山返回桐叶宗了。

陆沉蹲在檐下,笑嘻嘻地看着青衣小童。

陈灵均就躲到自家先生身后,默默告诉自己什么都别想。

黄聪找到高枕,向这位高掌门由衷地道谢一番,再致歉一番,就离开了娄山。

梦粱国西岳菘山梅山君,与望月江水神娘娘纳兰玉芝,当然得负责护送皇帝回京。

这趟都没有真正参加观礼的登山之行,对于黄聪而言,算是意外之喜了,可谓满载而归。

因为陈灵均会担任梦粱国皇室供奉,所以等到观礼结束,陈灵均就得走一趟京城了,毕竟成为一国皇家供奉,不是小事。

何况如今又多出一道流程,得在大伏书院报备录档。

高枕和娄山祖师堂得知一位玉璞境剑修,竟然愿意担任黄粱派的记名客卿,当然是喜出望外。

至于那本“道书”,高枕更是知晓轻重和山上规矩,不会大肆宣扬,只会继续搁放在某个书架角落,当真静待有缘人。

高枕也与陈平安有过一番诚挚言语:“陈先生其实无须如此的,这等机缘,明明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搁着,但是黄粱派都错过多少年了,无论是陈先生,还是那位李槐,无论是偷偷取走此书,还是正大光明带下山去,我不敢说所有黄粱派修士心中都无任何怨言,只说我高枕,绝对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

陈平安笑道:“正因为高掌门能够说出这番话,我才会将这本书交给高掌门,并且相信黄粱派某一天会有某人,可能得到这份机缘。”

高枕也不再矫情,只是感慨一句:“如果人人都能如此修行,山上就是真的山上了吧。”

那个名叫陆浮的年轻道士使劲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与此同时,年轻道士还伸手按住身旁青衣小童的脑袋,陪着自己一起小鸡啄米。

青衣小童咧嘴一笑,忍了忍了。

等到陆掌教返回了青冥天下,再做计较。

大年三十,落魄山。

年夜饭之前,暖树已经忙碌了一整天。今儿一大早,天还没蒙蒙亮呢,粉裙女童就将落魄山上所有的宅子给打扫了一遍,忙完之后,再挽着个竹篮,与朱老先生一起走下山去。到了山门口,暖树先与仙尉道长打声招呼,再将那枚龙泉剑宗的剑符悬在腰间,这才御风去了小镇。除了老爷在泥瓶巷的祖宅,暖树还要去小镇最东边的那栋宅子,郑先生远游未归,房子空着很久了,而且今年刘羡阳不在家乡过年,带着余姐姐去了龙泉剑宗新址,所以刘羡阳早早就将钥匙留给了落魄山的小管家暖树。与老朱先生一起忙完这些,也就到了下午,就得帮着老爷去上坟,竹篮里边,除了搁放一把香,还有一只白瓷盘子,里边搁放几片豆腐,一块肉,糯米糕点,都是朱老先生在山上早就准备好了的。虽说老爷家乡这边,一直有那女子不上坟的讲究,但是朱老先生说没事的。以前裴钱和小米粒在山上的时候,她们一贯是形影不离的,会一起忙碌,只是今年她们都去了桐叶洲仙都山。

随后,暖树重新回到小镇,开始在泥瓶巷祖宅贴春联、“春”字和“福”字。

之前在征得老爷同意后,暖树也会帮隔壁宅子换上新的“福”字和春联。

之后,再与朱老先生一起御风返回山上继续忙碌。朱老先生开始系上围裙,在厨房里边忙碌起来。

明天就是正月初一了,按照老爷家乡的规矩,家家户户都会立起扫帚,休息一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然,按照小镇的老说法,明年一年到头都会很劳碌的。

莲藕福地那边,狐国之主沛湘,水蛟泓下,在今天开饭前,都被朱敛喊来了落魄山上,大过年的,总不能冷冷清清的。

还有那个风吹日晒雨淋都绝不怠工的新任看门人,仙尉道长,也早就屁颠屁颠上山来蹭饭喝酒了。

以后谁都别跟我抢这个职务,对不住,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让我挪窝。

做人要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