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记录在册的:“如果我无法从蛮荒天下返回,就由张丰谷、王霁这拨祖师堂供奉为邱植护道,不惜任何代价!”
而玉圭宗宗主之位,宁可空悬百年甚至更久,也要让邱植慢慢成长,再来补缺。
张丰谷思量片刻:“我们不用这么紧张,青萍剑宗的风气还是值得信赖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次无功而返,未来玉圭宗和青萍剑宗也是一场光明磊落的君子之争。
张丰谷信得过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信得过肯死守城头的末代隐官。
王霁自嘲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丰谷笑道:“不能这么说,切莫如此想。”
他犹豫了一下,试探性说道:“王供奉,以后神篆峰祖师堂议事,能不能少骂几句姜尚真?”
王霁听着这句没头没脑的提醒,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作为与老宗主荀渊一个辈分的玉圭宗老祖师,张丰谷要比王霁知道更多内幕。
多年之前,还是九弈峰峰主的剑修韦滢就曾找到老宗主荀渊,建议由玉圭宗领衔,聚拢起一拨桐叶洲剑修,仿效俱芦洲,赶赴剑气长城。长此以往,燕子衔泥一般,用一个最笨的法子,最终为整个桐叶洲赢得一份数量可观的剑道气运。而作为领头人的玉圭宗,说不定就有机会出现一位飞升境……剑修!
当时作为荀渊师弟的张丰谷恰好在场,但是荀渊没有答应,又不给出个说法,只说此事再议,而所谓的再议,事实上就是再不提及,这让韦滢极为费解。虽说不至于心生怨气,但失落总是难免的。等到张丰谷也去私下询问,师兄荀渊还是没有给出理由。
最终事实证明,荀渊和韦滢都是对的,同时又都是错的。对于整个桐叶洲来说,韦滢对荀渊错,但是对于玉圭宗而言,则是韦滢错荀渊对。因为一旦玉圭宗与剑气长城牵连过深,表现得太过瞩目,之后那场妖族大军的围山一役,可能至少会多出一位旧王座大妖,例如绯妃或搬山老祖袁首,甚至还会再加上一个切韵,蛮荒天下的甲子帐可能直接就会不计代价,哪怕拖延进攻宝瓶洲的脚步,也要推平玉圭宗诸峰,作为一种杀鸡儆猴的手段,与浩然天下表明姿态:敢与剑气长城为伍者,就是这个下场。
不过张丰谷确定,正是从那一天起,师兄就认可了韦滢,开始真正为韦滢谋划未来宗主一事,秘密为其铺路。甚至打破传统,让不是九弈峰峰主出身的姜尚真担任玉圭宗下任宗主,而让韦滢去往宝瓶洲继任真境宗宗主,明摆着是做好了那个最坏的准备:姜尚真死守祖山神篆峰,死了就死了,韦滢和真境宗一定要将玉圭宗的香火传承下去。
这就是说,从一开始,荀渊就将姜尚真当作韦滢担任宗主的拦路石,外放到宝瓶洲,类似一次封王就藩。结果等到大战在即,就转过头来,如同再让太子殿下远离京城,远离形势险峻、无路可退的是非之地,让那位藩王入京。
姜尚真不清楚老宗主荀渊的这桩谋划吗?肯定心知肚明。有怨怼吗?毫无。
所以张丰谷看待姜尚真是怀揣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态的,因为就算是玉圭宗本身,绝大多数祖师堂有椅子的修士至今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好像姜尚真也根本不希望任何人察觉这个真相,乐得继续被人大骂不已。姜尚真可从来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主,作为手握云窟福地的姜氏家主,双手沾满了鲜血,哪怕单纯以修士来说,经常出门远游的姜尚真,若论私德,可以被指摘的地方确实太多了。大概这就属于私德有亏,但不缺半点大义,所以姜尚真才能问心无愧?问心无愧,不是一己之私。什么外人谩骂,我自岿然不动,那不叫问心无愧,这种人年纪越大脸皮越厚,那叫老而不死是为贼。
事已至此,尘埃落定。当年荀渊是怎么想的,已经无从得知了,可能唯一知己就只有姜尚真。
因为曾经在神篆峰修行,还是荀渊亲自带上山的,后来又担任过真境宗的谱牒剑修,所以隋右边专门带着程朝露来找张丰谷、王霁叙旧,对于隋右边而言,这已经算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了。
道别之后,程朝露小声问道:“师父,没当上官,会不会觉得失落啊?”
隋右边笑道:“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程朝露挠挠头:“就是随便问问。”
隋右边反问道:“那师父既不是掌律祖师,也不是首席供奉,剑道境界还不高,跟着我练剑学拳,怎么看都好像出息不大了,你会不会觉得失落?”
程朝露使劲摇头:“这有啥好失落的?”
隋右边说道:“陈平安、朱敛、卢白象、魏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