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很快转移了心思,扒着余风要看是什么。余风缓缓的把手打开,竟然是一目大钱,就是古钱币。张颖“就这东西,村里的孩子踢毽子都是用他做的,收集一下,能装两大袋子。大家都笑出来了,余风恼羞成怒“没见识,不知道,这东西能换钱吗”张颖“那是分年代的。能换钱的早就让二道贩子换走了,你那是能换钱的吗”余风“哼,不是,我留着收集,不行吗”杨林很不厚道的说道“余风,没事好歹是铜的,收集多了最少也买个废铁价”说完就没心没肺的笑开了。
张颖和孙婷打开背包说道“让你们开开眼,看我们得东西”杨林凑过去一看这俩人捡了满满两背篼的蘑菇,都是肉蘑,杨林认识,在表姨家的时候见过。杨林抱怨道“怎么不喊我,我可爱捡蘑菇了。孙婷“我们不忍心,打搅你的寻宝大业。”一句话让杨林成功的闭嘴了。不过好在孙婷又说了一句“我把这些蘑菇带回家,让我妈高兴一下”杨林自我安慰,大家找到的东西,最终都各自带回家了,自己只是,没拿出来而已,算不上是太大的错误,更何况,东西是封逸找到的,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越想把自己洗的越清白。不一会就和原来一样放开了。转头就要看刘强找到了什么宝贝。“强子,你找到什么了”刘强腼腆的说道“我没找宝贝,只是收集了一些树叶”说着蛮不好意思的从背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打开。一页一页的翻给大家看,里面各式各样的叶子被夹在书页里,有的上面还做了说明。可见刘强挺认真的。杨林“强子,你这东西弄得可真精致”把刘强说的更不好意思了。大家收拾收拾背包就准备下山,余风见杨林的背包挺沉的,就说要帮忙,杨林想了一下自己私藏的东西,到底没好意思,硬是自己背了一个多小时的背包一直到张颖的舅舅家都没下肩膀。
下山比上山快得多,连玩带走将近一个小时就到张颖的舅舅家了,大家骑车回家,让大家意外的是杨林说什么也不用帮满,愣是自己带着封逸和一个大背包,大家也只当是封逸的自闭犯了,把速度放慢一些,多少照顾一下杨林。值得庆幸的是回家的一路都是下坡,并不很费力气。尽管如此,杨林到家的时候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全身都湿透了。恨恨的瞪了一眼封逸,要不是他,自己用这么和自己较劲吗,他犯得上吗,这个小人,一看就不仗义。
张颖的妈妈做了一大桌子菜,等着几个孩子。杨林他们狼吞虎咽的吃过晚饭,再也没有精神折腾了。早早的猫屋里睡觉去了。张颖妈妈摇头看看,爬一天的山,又骑了那麽远的车,别说是十几岁的少年,就是再有体力的人也该累了。悄悄地看看又检查一下几个人的屋子,别冻着了,就退了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几个人就向学校前进了,要不是昨天太累了,他们几个昨天就应该各自回家,今天是星期一,只好起个大早,直接到学校。晚上的时候,在各自会家报备。
晚上放学杨林用一双打颤的双腿再度骑上把自己折腾的死去活来的自行车,带着在他心目中犹如万恶存在的封逸,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杨爸在门口眼巴巴的等着两天没见的闺女,杨林下车,连车都不管直接扑到杨爸的怀里,爷俩旁若无人的进屋,封逸被无视了。走回家得根爷爷奶奶报备一下。陪着老人吃过晚饭,封逸背着背包来到杨家,就见杨林躺在沙发上哎呦,杨爸给揉着大腿。见封逸过来,看封逸的眼神跟看仇人是的,苦大仇深。封逸默默地走到这爷俩前面,掏出瓷坛,杨林立马来了精神,再也不哎呦了。
杨爸也注意到了,询问怎么回事,杨林把事情交代了一遍,杨爸看看闺女,出去找称手的东西,好打开瓷坛。闺女的运气向来不错。
三个人围着瓷坛转悠,杨爸找了个不锈钢的勺子,下手要用勺子把坛口撬开,封逸一把就把坛子抱开了,自己接过不锈钢的勺子小心的从坛口中间开始一点一点的往下挖。杨林卖弄“这可是古董,没准好几年呢”封逸的锥子差点挖错地方,“好几年的古董”,对杨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坛子的颜色很暗,酱色,在农村几乎家里盛盐的盛油的都是这么样的东西,可封逸觉得如果这坛子里面是银元,那这坛子至少有几十个年头,没准就真是个宝贝,所以说什么也要精心一些。勺子挖下来的粉末,像是干黄土泥,很硬。
封逸让杨林倒了一杯水,用水把坛口阴湿,过一会再用勺子挖,然后再用水阴,再挖。一点一点的试着挖大半个小时才把两寸厚的封泥挖开,坛口清干净,不敢把手伸进去,又找来手电筒,先照了一下。见上面还蒙着一层油纸,刚想找筷子把油纸夹开,没耐心的杨林抱起坛子口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