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很多地方都不熟悉,他对南方的印象就停留在书本上,他有时还在电视上看到南方几个省份的状况,他只是记住几座大城市的名称,他都没有亲自去往过靠近家乡最近的首都,这就更不用提靠近鱼香甸周围很近的几座大城市。于三叔他们年龄大,他们去往过很多地方,于三叔闲时就和纪尹说出了他的所见所闻,他还向纪尹说出了他的家乡情况,纪尹间接地了解些关于城市和乡村很多事情,于三叔他们还是刻苦耐劳,他们在花钱上从不象北方人那么大手大脚,他们很少去商店去购买零食,他们在干活时穿的衣服也很朴素,他们在休闲时并不穿太讲究的服装,他们出门在外老乡之间特别报团,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纪尹家乡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纪尹不能总和李石头说话耽误他推车数,他就去往场地上和曾经熟悉的工友说过几句话,李石头就交给纪尹一串钥匙,他还说明所居住的宿舍标号,他们居住的房屋中还是有着闲置的床铺,李石头还让纪尹早准备铺床焐被,纪尹拿到钥匙后就离开石料场。
纪尹返回到场里的生活区域后,他就打开那间宿舍的锁,他把行李和提包等放进宿舍里,他首先开启棚顶上吊着的电扇,风扇转动起来还是有噪音,家乡的气候和这里的气候相差近十几度,宿舍中还是显得有些闷热,他就在那张空闲床铺上放置起行李,他还设置蚊帐,他设置完铺盖后,他想睡觉歇息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他还是走出宿舍去往生活区外边的那棵大槐树下乘凉,他下午不能去往张碧翠家,他打算明天就去往张碧翠家。在下午七点多钟时,李石头他们终于收工,纪尹就不能总在宿舍外边闲逛,他就和李石头他们去往伙房中打饭吃晚饭。李石头和几个老乡在吃饭时还说出晚上再干两小时,他们几人要往货车上装沙石料,他们几人每装一吨挣十五元钱,每辆货车都要装几十吨沙石料,场地上白天推石料的工人几乎晚上都要装石料挣零花钱,他们用两三个小时装满大货车拉的石料后,每人能挣到现钱是几十块钱。场里开给他们工钱总是压着一个月。纪尹去年在石料场打工时,他晚上还是和工友合伙往货车上装过沙石料,他们隔三差五的晚上就要装沙石料,人工装沙石料用的还是大平板 铁铣,铁铣能铲起十多斤沙石料。因为鱼香甸周围的几个石料场和白灰窑才开业两三年,几个场子又属于各人承包,几个场子没有多余的钱财购置装载机和铲车,能够使用的铲车的价格都是百八十万,往货车上装石料和白灰几乎全用人工。白天装石料的工人大多都是鱼香甸附近的青壮劳动力,他们晚上就没有多余的体力再装沙石料,他们装石料是按吨位计算工钱,场地上还设置着大型地磅,货车不能超载,货车拉多少吨石料当时就能够算出来。
纪尹因为旅途很劳累,他就没有和李石头他们晚上再去装沙石料,晚上的气温要比白天的气温低些,纪尹就早早躺在床铺上歇息,宿舍中的电风扇发出嗡嗡声响,蚊子在有着强风的宿舍中很难落脚,纪尹把蚊帐设置的严实,他不受蚊子的袭扰就早早入睡,李石头他们几人晚上装完石料车返回宿舍时,纪尹被他们的话语声吵醒,他才知道他们返回时是晚上十点左右,纪尹晚上就不能和他们说话,他们白天和晚上的活计都很累,他们洗漱完毕后躺在床上都懒得说话,纪尹很快就听到他们所打出的很强烈的呼噜声。这个晚上纪尹在床上睡的还算很安稳,纪尹转天早晨五点钟醒来时,宿舍的窗上刚有亮色,纪尹随着李石头他们起床后就准备吃早饭,石料场地上是六点半开工,工人们不能误了上班时间。
纪尹和李石头他们在伙房中吃过早饭后,纪尹还是不打算上工,他打算七点左右去往张碧翠家探望,他要骑着工友的自行车去往她家,她家如果不再雇小工,他还是要骑着自行车返回到这个石料场中,李石头他们吃过早饭后正要上工时,纪尹就听到生活区门口传来张碧翠的说话声,她和镇上的几位女性工友骑自行来到石料场中。
李石头说:“大哥,你今天还没有去往张碧翠家,她大清早都来到场子里,她象是特意来看望你。”
于三叔用很浓重的南方口音说:“小纪子,你今年不能和我们再搭帮干活,碧翠是来接迎你去往她家的稻田中打工。”
李石头他们急忙离开生活区要上工时,他们和张碧翠打过照面,他们还和她说上几句客气话。纪尹看到张碧翠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他走来,她上身穿着淡绿色褂子,下身穿着浅蓝色裤子,她的头上还戴顶白色的遮阳帽,她的脸上显露出浓浓笑意说:“大哥,我昨晚就听说你来到场里,我今早就和上班的小凤来到场里,我是来接迎你去我们家看守稻田。”
纪尹不仅感到有些拘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