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这四个字,犹如一把利剑,直直的,狠狠的,毫不留情的插在了耿纪的心口,让他猛然一惊,再次瞪大眼睛看向刘协。
刘协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即便用手轻轻拂去了字迹,字迹虽然不见了,可是却永远刻在了耿纪的心底深处。
“耿爱卿,朕记得你的祖上耿弇,从小就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
作为一名销售员,口才自然是最重要的必备技能,刘协和耿纪随即聊起了家常,分散周兵陈浩的注意力,而耿纪也需要慢慢的消化一下。
耿纪并不笨,他很快就明白了,皇帝做这些,都是在掩饰,便尽力陪着皇帝闲聊。
“来,你我再饮一杯。”刘协再一次举杯一饮而尽。
耿纪眼睛隐隐有些湿润,这一杯,他没有像之前那样抗拒,笑着全部喝进了肚里。
两人已经喝过几次酒了,刘协知道他的酒量,眼看就差不多了,便主动停住了。
要不然,一旦喝醉了,人就会神志不清,嘴上就没有把门的了。
耿纪摇晃着身子,辞别了皇帝,到了宫门处,李忠还好心的抚了他一下,“耿少府,你没喝多吧?”
耿纪语气有些责备,“都怪你走的早,害的陛下光让我陪酒了,喝的可不少啊,下次,你可不能早走啊。”
李忠陪着笑脸,“抱歉,我酒量不行,多包涵。”
离开皇宫,一阵风吹来,耿纪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他压根就没有喝醉。
回去的时候,他的脚步愈发的轻快,原先一直在担心,怕皇帝沉迷玩乐,失了心志,今天,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耿纪怀揣着满心的激荡回到家中,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心跳如鼓,每一下都仿佛是在为汉室的复兴而呐喊。那短短四个字,承载着无限的希望与责任,让他深感重任在肩。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划过他那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这泪,是对皇帝信任的感恩,是对汉室未来的期许,更是耿纪忠心耿耿的见证。
这一夜,耿纪无法入眠,他辗转反侧,眼前不断浮现出皇帝的音容笑貌。
想不到,皇帝直到今天,心中的斗志仍未磨灭,他不惜整日吃喝玩乐、醉生梦死,以此来掩饰。
转过天来,到了晌午,耿纪才来到宫里,因为他知道,只要前一天皇帝喝了酒,第二天就会起的很晚。
轻车熟路的进了宫,刘协才刚起来不久,皇后曹节正陪着他一起用膳。
耿纪行过礼之后,就退到了一旁。
过了一会,刘协随口吩咐道:“耿爱卿,你来的正好,朕想在宫里踢蹴鞠,你让人做几个上好的蹴球,再帮朕选几个身手灵便的玩伴。”
曹节幽幽的叹了口气,“陛下正值壮年,应该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岂能整日耽于玩乐,贪图享受呢?”
曹节是真的关心他,希望他振作。
刘协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一切政务都由魏公帮朕打理,朕何须费心,皇后你就不要劝了。”
一听到父亲,曹节不免又叹了口气。
“皇后,你做的莲子羹,真是美味无比。”刘协匆匆吃完,不忘感激的夸了曹节一句,然后便对耿纪说:“耿爱卿,陪朕手谈一局,如何?”
“臣遵命!”
耿纪现在很想和皇帝深入的交流一下,可是下棋的时候,刘协却并没有和他聊别的,只是专心的在下棋。
周兵和陈浩还是一直在旁边盯着,但他们对待刘协的态度,明显改变了许多。
谈不上热情,也谈不上讨厌!
总之,这些日子刘协和他们经常闲聊,也让他们喝过几次酒,关系多多少少算是近了一些。
耿纪一直在等,等着皇帝给自己传递消息,但直到离开皇宫,刘协也没有给他什么指示。
其实,从穿越过来后,刘协就一直在观察耿纪,之所以他整了这么多花样,钓鱼、喝酒、摔跤、下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更方便的创造和耿纪见面的机会。
耿纪不止一次的劝阻他,不让他饮酒,不让他纵乐,刘协心里都明白。
只有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才会这样,耿纪是这样,曹节也是这样,他们都希望刘协振作!
这些都说明,耿纪值得信任,所以观察了这么久,刘协才和耿纪有了实质性的接触。
每隔几日,刘协都会喝一次酒,只要喝酒,就免不了有人要坐陪,耿纪是常客,李忠也经常被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