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兴起,却不知他心中已然埋下了变革的种子。
渐渐地,刘协开始拿起纸笔,凭借着自己超越时代的知识,尝试着画出曲辕犁的样子。
汉末的耕犁普遍都是直辕犁,作为一个对历史有一定认识的穿越者来说,生产力的进步意味着什么,刘协很清楚。
从直辕犁到曲辕犁,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书到用时方恨少,刘协也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不断修改着图纸。
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一会坐着,一会起身踱步,周围的一切他完全都忘记了。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刘协也差不多是这个状态,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研究。
关羽也来过几次,马良和向朗也抽空来过,他们渐渐的忙了起来,各地的荒地都需要开垦,这庞大的工作量也都压在了他们的身上。
关银屏新鲜劲过了之后,注意力便转移到了别的地方,有时候和皇后聊聊天,有的时候则指挥宫女们做一些事情。
终于,刘协完成了一份较为完善的曲辕犁图纸。他兴奋地站起身来,立刻让人找来了几个手艺不错的铁匠,让他们按照图样,把曲辕犁的实物做出来。
刘协非常认真,很多时候,都亲自盯着。
铁匠们看着图纸上陌生的构造,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但皇帝的旨意不可违抗,他们只能照做。
起初,由于对新设计的不熟悉,打造出来的部件总是不符合刘协的要求。刘协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向铁匠们解释每个部件的作用和尺寸要求。
铁匠们在刘协的指导下,一次次地修改和完善。然而,新的问题总是会不断出现。
有时是材料的强度不够,导致部件在试用时断裂;有时是整体结构的平衡出现问题,使得耕犁难以操作。
但刘协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曲辕犁的研发之中。每天,他都会和大家在一起,与铁匠们一同探讨解决方案,晚上则在烛光下继续思考着改进的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刘协非常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