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其实不仅仅是倭国如此,即便是在高句丽,亦是如此。{·优?品#小?o&说)`网%] a+无#??错.?<内#}\容§$”
稍稍犹豫了一下,陈文轩开口了。
永炎帝微微皱眉,示意他接着说。心里边已经做好了准备,这货要说的话,肯定有些刺耳。
“陛下,您想一想,能够派去我朝学习的人,在倭国或者是高句丽,会是什么样的人选呢?”陈文轩问了一句。
“自然是有识之士。”永炎帝想都没想的说道。
陈文轩点了点头,“确实得是有识之士,要不然他们没有那个本事去学习。但是归根结底,他们还需要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或者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
“所以他们在观察的时候,更加在意的其实还是咱们夏朝那些贵族、统治阶层的人是如何治理。”
“让臣来说的话,就是好的一点都没学去,坏的一点都没落下。他们所见识到的,就是统治阶级如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永炎帝的心情已经有些不美丽了,多少被陈文轩又给刺激了一下。
“陛下,其实不仅仅是在我朝读书难,在高句丽和倭国亦是如此。”陈文轩又接着说道。
“所以陛下会觉得倭国很贫瘠,看着这里的人民,好似未开化一样。*x·i?a,o·s+h/u,o.n_i!u\.`c~o.m\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此,穷人别说读书了,连姓都不配有呢。”
“那个好处就是大大的干活,因为这些人是真正可以被称之为‘愚民’的人。他们会心甘情愿的为统治阶级服务,因为他们的认知中就是如此。”
“我开办了希望学堂,还允许女子进入学堂内读书识字。当时就招来多少人的反对?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读书是一件非常高贵的事情。”
“如此高贵的事情,怎么能让贱民参与进来呢?可是若是没有各行各业的人、没有这些被他们看不起的武夫,咱们如何能征战天下、如何能保家卫国?”
“这样的人,我最是瞧不起的,甚至于我有时候都会因为同为读书人而不耻。看不起这些贱民、武夫,他们却要跟那寄生虫一样,吸他们的血而活。”
“如果不把读书人那高贵的身份给打掉,他们的所言、所行、所想,其实还是为他们所在的高贵阶层去考虑。”
“所以我的会馆开到哪里,我的希望学堂就会办到哪里。陛下是圣君,科举将来也会有大变化。”
“始皇帝有焚书坑儒之举,这里有偏激的原因。可是他杀的那些就真的是儒生吗?如果儒生皆有众生平等之心,不觉得自己的身份有多高贵,会有那样的结果吗?”
“陛下要施仁政,可是这些事情总归也需要各级官员去落实。*k^u¨a?i\d,u\b′o?o/k..,c?o¨m+陛下早前束手束脚,亦是因为如此。”
“若是民智已开,就能够选拔出更多的治世能臣,为我朝效力。也许三五年的看不出有多大的变化,时间长一些,就能够从根子上得到改变。”
“科举……,得变了。目前虽然已经给了学子们为朝所用的机会,可是在科目的设置上还是有些笼统。”
“臣的商会中,那么多的掌柜被臣启用,在辽东为官、在高句丽为官,让胖胖都很不满意,因为他缺少人手了。”
“可是臣不得不用,因为别人指望不上。上次陛下送来那么多科举高中之人,恐怕陛下会失望了。这些人中,有不到一成可堪大用,不到三成能用一用。”
“剩下的那些……臣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比臣培养的那些掌柜们,差得太多。臣的那些掌柜们没有这些人的好文采,经史子集也没有读很多。”
“但是他们在商会中做生意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能够处理好很多他们以前从来都不曾接触过的事务。”
“臣说一句狂妄的话,陛下任重而道远。臣可以偷懒,陛下只能适当的偷懒。因为要为天下的百姓着想,得让他们真正过上好日子。”
永炎帝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
虽然以前的陈文轩说话也经常有惊天言论,但是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说得这么直接。看似狂妄的话语,却是能够切中要害。
“哎……,只能徐徐图之。”永炎帝叹了口气。
“嘿嘿,所以陛下还要操劳很多年才行。”陈文轩乐呵呵的接了一句。
永炎帝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懒得搭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