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彩的花朵。这这挂钟的钟摆独特,挂钟报时就能听到布谷鸟发出的鸣叫声。瑞丰那次收购的布谷鸟挂钟赚七八百元钱,瑞丰下午有时还去往那条辽阳道上去卖货,辽阳道两旁有着各种民间艺术品商铺,还有文房四宝和各种古老玩意,街道两旁还是有经营老钟老表的商铺,瑞丰就把收购上来的古董级别的钟表卖给商铺老板。海头还经常去往那条街道,那条街道上商铺中的老板都是行家,海头也把收购上来的古物卖给几家商铺的老板。柳树知道海头哥见的世面大,他熟悉哈尔滨的古玩市场,他有时还要去往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
柳树平时也观赏海头哥摊位上所摆放的瓶瓶罐罐等各种瓷器,他没有对各种器物断代的能力,他只能认识瓷器上那些精美的图案,比如《麻姑献寿》《三娘教子》《鹿鹤同春》,比如《竹林七贤》《八仙过海》《喜鹊登枝》,还有《万寿无疆》《花开富贵》《三星高照》等。柳树往出卖的字画还是有着这些题材,他认为还是瓷器上的图案能保存长久,他还认为钟表总算是精密仪器,同样年代的古老钟表总比那个时期的瓷器讲究。
柳树挑选自己想要的书籍就比钟表简单,他只看书籍的名称,各种书籍和连环画的名称很多,书籍的新旧程度有讲究,各家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还有讲究,他很少看书籍的定价,他只能按当时的行情来定价,他选购到满意的书籍后,他和摊出讲好价钱就能成交。柳树只要报出价格后,摊主同意成交后柳树就不能再反悔,他就是看到出书籍中有残页或缺少篇幅后,他都不能跟摊主反悔退货,这行的规矩就是满天要价就地还钱,买了打眼的货是自己打眼的事,这和任何人无关。当然在天亮之前买主和卖主手里都有手电筒,柳树在天亮之前还是能够选些自己中意的书籍,他白天时再把这些书籍放在自己的摊位上接着卖。这行还有句很实在的说法,东边买西边卖就称为买卖,也称为卖东西。
每当星期六和星期日时,旧货市场上的人流量最多,这两天也是柳树最忙碌的时候,这两天就是比平时的那几天赚钱。总是和柳树说星期一买卖稀,在旧货市场上星期一这天人流量很少,柳树和的摆摊生意就很稀松平常,柳树这天所赚的钱没有平常赚的钱多。当星期二那天时,柳树和瑞丰都要去往郊区的那个大集市上摆摊,海港市的西塔区有个西塔镇,西塔镇星期二就是大集。西塔镇离柳树他们的出租房有八十里地,柳树和海头在天亮的两个小时前起床,他们在各自的出租屋中把货物装在自行车,他们在旧货市场上的那个马路上聚齐后,他们三人就骑着自行车去往西塔镇,他们在天亮后骑着自行车就到达西塔镇,他们就在各自的摊位摆起摊,他们在西塔镇的摊位还是固定摊位,他们每人的摊位费只有二十元。他们在西塔镇赶集只是用半天时间,他们收摊后就在镇上的小吃部吃顿饭,他们然后就各自骑着自行车返回住处。柳树他们每次在西塔镇赶集都能挣到钱,柳树来来回回骑不到二百里的自行车并不显累。柳树他们三人有时雇用出租车去往西塔镇,他们雇车就能多出很多花费,他们大多都是骑着自行车去往西塔镇。他们当然还能去往其它的地方摆摊卖货。
柳树认为这个广场晚上的场景有些熟悉,他才联想起在旧货市场上没天亮时情景,广场上的灯光并没有马路上的路灯光亮大,他还是听不到讨价还价大声话语。柳树从广场上的边际向着街面上走去,公路上来往的车辆还是很多,主街面两旁饭店的萤光牌更加明亮,跳动的闪耀的广告牌在夜晚中更加显眼,这个夜晚天空上的繁星闪烁,夜空显得洁静而深邃。他走到街道的这侧时,他还是经过几家饭店和小吃部的门口,饭店和小吃部里吃饭的人太多,饭店外边所摆放着的饭桌上坐满人,他们在说说笑笑地喝着啤酒吃着饭,他们的话语有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柳树看出身前身后行走的人都像是打工的工友,他们穿着随意走路随意,他们相互间的大声说笑还显得随心随意。主干道路两旁还有卖水果的小贩在吆喝,吆喝声是从那种扩音喇叭中所发出,那种能充电的扩音喇叭只要录上一句音,这种扩音喇叭就能连续放音。几个扩音喇叭所吆喝出的声音很凌乱,柳树从吆喝声的口音中断定本地口音,几辆三轮摩托车停在公路两旁。摩托车的后车厢上都摆放着各种水果,车厢上还设置着吊杆,吊杆上还吊挂着使用电瓶电量的小灯泡,车厢上所摆放出的各种水果很全面,有的车辆上摆放着的是香蕉和苹果,有的车辆上摆放着鸭梨和草莓,还有的车辆上摆放着姜蒜等菜类。几辆摩托车的周围都围着很多工友,他们都在挑选摩托车上的水果蔬菜。
柳树还看到马路的对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