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放开了。”
“所以现在放肆买家伙噻!”
“有钱不赚王八蛋!”郝大麻子摩拳擦掌,“那我就去试试咯!”
江一龙又担心,“不要跟郝叔和嫂子讲一下?”
郝大麻子摆摆手,“你嫂子早就想学你们做点生意了。我爷老倌……我又不是不回来,他应该没得话讲吧?”
郝大麻子怎么去说服家里人,江一龙不管。
二人就综合市场的定价和每天送货的事情商量妥当。这事就算定了。
活鱼来源有刘卫中,熏腊鱼有刘贵美、郝爱妹,火焙鱼有宋金花、吴满娘等,剩下的鱼有郝大麻子和江又信消耗。兴龙渔业厂这个产业一条龙终于日趋完善。
传统的渔民经过七八月的忙碌,终于可以休息一阵。整个洞庭湖好像被按了暂停键,船停舟静,静水深流。只有“兴龙渔业厂”依旧忙忙碌碌。进货的鲜鱼不多,但是往外送货的腊鱼络绎不绝。
“要是没有休湖期就好了。”江一龙感叹。
“休湖”的规矩是洞庭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其实过了七八九月,天气转冷,湖水转凉,鱼获也少了。所以有“七月金湖,八月银湖,寒冬腊月是尿壶”的说法。
谢翠娥抱着小雨生在屋门口晒太阳,江一龙把手里的玉米粒往鸡群里扔,逗得几只鸡“咯咯”叫着哄抢。这几只鸡是谢翠娥租了房子后特意养了给雨生下蛋吃的。
江一龙又学着宋金花在桔子树下的空地里撒了几把萝卜籽。新出的萝卜苗又软又嫩,他怕被鸡糟蹋了,还用破渔网围了个篱笆。
忽然江一龙心念一动,“你讲我们可以养鸡,是不是也可以养鱼啊?”
“你会养?”谢翠娥问出了关键问题。
江一龙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你说没养过嘛,他也算是养过。但,那最多养几天,保证鱼不死。和他想的把小鱼养大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渔家人会撒网捞鱼,会吃鱼,唯独不会养鱼。鱼在湖里,他们想要直接捞就是,根本就没想过会有要养鱼的一天。
“养鱼”的想法一出,江一龙心中燃起了火焰,要是能养鱼,他们就不怕休渔期,兴龙渔业厂一年四季都可以货源不断,红红火火!
“听郝大麻子讲城里有书店,我明天去借几本这方面的书看看。”江一龙这两年跟着谢翠娥认得了不少字,看个报纸是没有问题了。实在不认得,还可以翻字典。
谢翠娥也决定再找许工问问,他是研究水稻的,农业养殖不分家,或许也有养鱼方面的资料。
郝大麻子拎着一大袋礼物,哼着歌来找江一龙。
“嘿,兄弟,我来结账。”郝大麻子笑着说。
郝大麻子从渔业厂拉鱼去市场,江一龙给他算的是月结。
“郝哥这么开心,这是挣钱了啦?”谢翠娥把郝大麻子往凳子上让。
江一龙从屋里倒了杯茶,端了出来,接过郝大麻子递过来的东西,“来就来咯,还带么子家伙咯?”
郝大麻子故意板着脸,“又不是给你的,这是给我们小侄儿的。”说着他凑到雨生跟前,粗粝的手指摸了摸他的小脸蛋。
“好,好,那我就不客气了。等下喊板栗毛毛圆圆乐乐他们过来吃东西,郝舅舅给他们带零碎家伙了。”
谢翠娥笑着问,“郝哥,市场怎么样咯?”
郝大麻子嘿嘿一笑,眼睛晶亮,伸出了四个手指头。
谢翠娥都吓了一跳,试探着问:“四千啊?”
郝大麻子自豪地笑了笑,“四千还有多!”
“阿耶!”江一龙和谢翠娥都又惊又喜。
郝大麻子大手一挥,“翠娥妹子结账!”
谢翠娥拿出账本,一笔一笔地对给郝大麻子看。
郝大麻子笑着说:“不用对了,我还信不过你们啊?”
谢翠娥笑了笑,“一码归一码。”
对完了账,郝大麻子给钱的时候却比当初商量的价格多给了两毛一斤。
“多给了。”谢翠娥说。
郝大麻子笑了笑,“我想了想,你们熏腊鱼只要草鱼鲢子鱼,贵的鱼都让我拿去市场卖了,要是还按进货价给我,那我占大便宜了。”
“哎哟……都是一家人,你也给我们解决了大麻烦……”
郝大麻子打断他的话,“要是赚得少我也就不说了,没想到市场里越是稀罕的、贵的鱼卖得越好,你看……这钱我拿着不心安。”
江一龙还要再劝,谢翠娥拉住了他,“算了,我懂郝哥的心意。这鱼不是我们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