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 > 第255章

第255章

是实干人才,连忙自谦,“两位师兄过誉!”

技术人员通常有一个特点,不善言辞。

也可能不是不善,而是不喜。

当人过于沉迷某项事物,就会觉得其它的寡淡无趣。

蒲象也是如此,跟张祯应对几句,就下意识说起老本行,焙烧、熔炼等等。

他们墨家同门,本就不讲虚礼。

这正合张祯之意。

第240章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蒲师兄炼钢,不知用的什么炉?”

张祯笑问道。

蒲象与台舒对视一眼,谨慎地道,“张师妹有何指教?”

他记得台舒说过,张师妹那一支,可能得到墨家钜子的遗泽,技艺极多,若能得她指点,可少走许多弯路。

张祯做思索状,“我家先师,曾留下一张图纸,说能炼出好钢。”

命人取纸笔,现场画出宋朝高炉。

两头细,中间粗,像个腰鼓。

为何画宋朝的?

因为宋朝的冶炼技术、生产规模,是中国古代冶炼的巅峰,宋神宗元丰年间的钢铁产量,比八百多年后欧洲各国的产量总和还要多。

产品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改良了高炉冶炼法。

钢由铁中来,这是个常识。

由铁变钢,关键点在于碳含量。

生铁由铁矿石烧出,是粗制铁,含碳量大于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