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未央宫的飞檐上,一群鸿雁正排成人字向西飞去。
刘据站在檐下,望着群臣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父亲出征时的背影。
此刻的大汉,不再是被动应对边患的王朝,而是以五年为刻度,主动丈量世界的帝国。
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铁犁翻开南方的红土,当铁路轨道在西域沙漠中延伸,当楼船龙骨在胶东造船厂成型,一个横跨欧亚的文明帝国,正在铁血与典籍的交织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
大汉境内,《长安日报》《长安晚报》《大汉女子日报》等数十种官民报纸连日刊发号外,将头版留给了这场震撼天下的盛事。
铅字与木刻间,一个属于钢铁与蒸汽的时代正呼啸而来。
《长安日报》头版:《万年基业!天子亲筑铁血丝路,十万民夫叩开西域之门》
铜版雕刻赫然呈现刘据挥锤钉轨的瞬间,天子冠冕上的旒珠随动作晃动,下方配文:"一锤定音,震古烁今!"-
侧栏绘有铁路剖面图,详细标注"枕木间距六尺""铁轨承重三千斤",并附霍光批注:"此轨可抗匈奴铁骑,可载万斤粮草。"
社论激昂写道:"昔张骞凿空西域,今铁轮横贯流沙。
当长安城的晨钟与大月氏的暮鼓通过铁轨共鸣,大汉便不再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