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空房间。
晚上,姜宁和郝向南一起,在大队部的空房间里挂上了“扫盲班”的牌子。
他们贴出了通知,告知村民们晚上可以来这里学习识字,还承诺会教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和算术。
大队长也在大喇叭里都通知了,还强调了很多遍这个扫盲班的重要性。
第一天晚上,来的人并不多,只有零星几个好奇的村民。
还都不是空着手来的,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拿着瓜子,有的纳着鞋底。
看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之所以会来一个是碍于姜宁的厂长身份,一个是大队长的面子。
杨国忠看着屋里零星几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本想派人挨家挨户去喊人,又想到姜宁当初说的话,就没有这么做。
对待这些懒散的村民,就不能跟对待学生一个态度了。
姜宁敢说,今晚她要是将这几个村民当学生对待,明天绝对一个来的都没有了。
于是,姜宁用两个有意思的故事作为开场,将屋里的几个人都吸引了过来。
纳鞋底的也将针线放下了,瓜子也不磕了,就连跟来的小孩子都听入神了。
杨国忠站在外面听着屋子里不时的传来几个婶子大嗓门的笑声,无奈的叹息:“这些老娘们,这是来学习的吗!”
“吴婶子,这学习咋能没用呢?不说别的,咱自己的名字得认识吧!要是大字不识,那钱上的字咱们得认得吧!”讲完故事,姜宁开始慢慢引导着几个人。
吴婶子拍了拍大腿,笑道:“姜老师,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个理儿。我以前啊,就想着这读书写字是孩子们的事儿,咱都这么大岁数了,学那些干啥。但现在一听,连钱上的字都不认识,那可不成。”
旁边一个年轻的媳妇也附和道:“是啊,姜老师,我也想学学。以后去镇上买东西,也能自己算算账,免得被人坑了。”
姜宁满意地点点头,看来她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