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派出的信使顺流首下,星夜兼程,仅用了一天多点就成功将信送到了曹操手中。
曹操拆开一看,阴平县成为了接应曹嵩的一道关卡,而且看曹嵩信上所说,阴平己然处于戒严的状态,哪怕是强攻也非数日之功。
最主要的还是陶谦本身在于东海郡和琅琊郡的影响力比徐州南部大多了,这里基本都是陶谦的铁杆支持者,甚至彭城郡也是陶谦的基本盘之一,要不是陶谦大败,曹操也是很难站得住脚。
但是现在彭城的这些乡绅豪族依然成为了墙头草,谁掌控着彭城郡,能够给他们利益,那他们就跟谁。
所以现在的阴平属实如鲠在喉,派大军攻打显然不现实,陶谦肯定会迅速派兵支援,到时候曹嵩可就惨了。
曹操自然也不会坑爹,思来想去,不行就让曹嵩改从泰山郡回兖州吧,要不然曹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大帐外的张山听到曹操在里面长吁短叹,就询问了一句,“明公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莫非军中缺粮了?”
曹操听到后又长叹了一声,“怀岳,进来说话。”
张山扭头转进大帐,曹操拿出了李典送来的书信,“未曾想家父被阴平县所阻,某想让家父改道泰山郡,从泰山道返回兖州,但若是如此,路程遥远,吾怕其中出现什么闪失。”
张山顿时感觉冷汗都出来了,曹嵩正是在泰山郡被杀死的,原来曹嵩本来不是走泰山道,竟然是因为出不去东海郡所以才改道,最终被陶谦部将张闿杀死在了泰山郡。
曹操看张山愣在那里,不由问道:“怀岳可是有什么想法,尽管道来。”
自从张山跟在曹操身边后,曹操总觉得张山好像知道很多他们不了解的事情,就好像预知未来一样,总能够给出一些十分准确的判断,甚至就像他早就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一般。
其实从张山支持夏侯惇的意见,和陶谦交兵开始,曹操就发现张山比他还有信心,除了可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有点紧张,可后面就好像张山笃定他曹操会胜利一样。
而之前说笮融手里有三千多匹马也是一样,甚至陈应这个本地的都不清楚笮融的具体财产,所以曹操总觉得张山是不是能预知未来。
曹操静静的盯着张山,心里却不由得有些焦急,既然张山每言必中,那他在开战之前特意嘱咐自己注意父亲曹嵩的行程,那岂不是说明自己老父亲有危险。
张山想了想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那就只能用笨办法,“明公,令尊既要绕道泰山郡,路途遥远,且距离陶谦太近无法驰援,不若山领100本部人马,乔装打扮,前去护送令尊。”
曹操看到张山如此说,那想来是自觉能够护住自己父亲,当下安心了许多。
“如此便劳烦怀岳走上一趟,为保万无一失,且让李典随你一同前往。”
曹操写好了手书,一封交给李典,一封让张山带着交给自己父亲。
不过曹操现在对于张山这种好像能够预知未来的能力十分感兴趣,如果这次自家老爹在路上真的遭遇袭击,那平安回来后一定要好好问问张山。
至于这样会不会坑爹,曹老板表示大概是没问题的,他曹操打小就是个孝顺孩子。
张山在得到曹老板命令后,让洪续带上了100名军士,一行人跟着信使一起带着曹老板的书信逆流而上,前去护送曹嵩。
至于下邳暂时也没有什么硬仗要打,曹操只是在这里等待时机。所以曹操自然能让张山离开去保护自己的父亲。
不得不说水路是除去走官道,在驿站连换快马以外最快速方便的出行方式。
尽管是逆流而上,张山一行人也仅用了两天不到就赶回了广戚县。
在广戚县中,张山和李典碰了一次面,李典看完张山手书后为张山准备好了路引和盘缠,又将军中的制式装备换成了一些常见的砍刀柴刀,至于盔甲盾牌肯定是别想了,那玩意藏都没法藏。
同时也给张山准备了一车货物,而其中一个木箱底部就藏着张山的一对铁锏。
而李典自己则是装扮成了一个客商,张山带着洪续和六七个军士充当他的护卫,面相稍微好一些的赵毅则是充当管家,剩余人则是扮成家丁。
至于张山的大弓倒是能自己带着,顺便两名百夫长也各自带了一把弓。
就这样,一行人往阴平县出发。
几人为了不让守城卫兵怀疑,还专门往南下多绕路了一段,从阴平南门进城。
自从张闿来到阴平后,就让自己手下的一些人设好了过路检查的关卡,好收取一些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