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又带着张山看了一圈院子,里面基本也没添置什么,主要是买了几把新农具,柴房中堆满了过冬要用的柴火。
这时候二婶也得知自己大侄子回来了,赶紧出屋来看看。
二婶跟二叔一样,一见面都是问张山有没有受伤,在外面是不是很累,都瘦了,然后就拉着张山回了正堂。
“大山,你看看,二婶把你留下的山君皮毛给你做成了一件大袍,你这回来正好能穿,快试试合不合身!”
二婶说着就要将虎皮袍给张山披上,张山赶紧低下身子,让二婶给自己披上。
然后张山站起身来,将大袍整理整齐,二婶围着看了看腰围肩头有没有做小了。
张山摸了摸大袍的手感,笑着对二婶说道:“二婶,您手艺没得说,做的太好了!”
然后张山又想起来那几张狼皮,“二婶,家里应该还有三张狼皮吧,不如裁剪一番,您二老还有阿牛一人做一件坎肩,这样冬天穿着出门暖和。”
二婶刚想说什么,就被二叔打断了,然后笑着对张山说道:“好,大山是个孝顺的,等着让你二婶抽空做出来,年前我得回村里让老李看看,哈哈!”
张山也笑了,随后就跟二叔二婶说去厨房把刚买回来的羊肉处理一下。
张冬应和了一声,“大山你先处理,我一会正好要去看看食肆里忙不忙,你要不要一起去?”
“到时候咱爷俩一起去,顺便去打点酒回来,晚上吃羊肉。”
张山赶紧去厨房把羊肉拆分一下,晚上好炖着吃。
这时候正堂上,张冬看张山离开了,拉着自己老婆小声说道:“孩儿他娘,以后大山想孝敬你些什么就拿着。”
“现在大山是在外面当官呢,要是咱们还没两件像样的衣服出去,别人该怎么想大山?!”
“再加上他老是要在外面跑,家里就得安安稳稳的让他放心。”
正说着话,门口有下人过来说门外有曹兖州派来的人来找张山。
张冬赶紧去叫张山,二婶则是回到内屋去了。
张山正找了一把斧头劈砍着羊排,就听到二叔叫自己,便停下了手上的活。
两人来到门口看看是谁来找,一看原来是曹嵩的管家曹达,两人也算是熟人了。
张山赶紧将曹达迎了进来,此次曹达前来主要是给张山带来曹操和曹嵩的赏赐。
因为一下子得到了自己老爹半数家产的支持,现在的老曹一下子手头又宽裕了不少,再加上从徐州得到了不少粮草,只要能妥善处理好明年的蝗灾,那他就真的发达了。
所以老曹又联合自己的老爹,给张山送来了赏赐,主要老曹还是想在老爹那里打秋风,不用自己全出。
曹达吩咐人抬进来了两口箱子,打开后其中大一些箱子中装的是几匹绸缎,另一口小箱子里则是装了二十块马蹄金饼。
老曹现在虽然是兖州牧,但是手下能封的官还真没啥,尤其是武官,张山又是亲卫,老曹不想把他放到地方上,那就只能简单点,首接给钱算了。
在谢过曹达后,张山又回到了正堂,对着张冬说道:“二叔,这里面的绸缎你拿给二婶,给咱家都做一身衣服,然后金饼放在府库里,家里缺啥就拿着去买。”
主要现在张山手里真不缺钱,上次的赏钱还没花完,下一次的就送来了。
不过张山想了想,家里的存粮可是不太够啊,自己二叔仅仅是买了过冬的粮食,还是多储存一些为好。
所以张山首接揣了西块金饼在身上,打算去买粮食。
至于说多屯点,那是老曹该干的事情,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军司马该考虑的。
他只要明年大半年全家的口粮就行了,前半年粮食还没那么吃紧。
张山又和张冬打听了一下曹操给安排的下人怎么样,张冬表示这些下人都很本分,每个月轮流着去食肆帮帮忙,自己再给发点工钱,干活都挺麻利的。
张山点了点头,将家中剩下的三名下人都喊了过来,他也不擅长画什么大饼,首接给每个人发了300大钱的赏钱,剩余两人待到回来后再给。
三名下人都是感激张山,他们还没碰到这么好的东家,出手大方,也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下人,也不会非打即骂。
张山让他们各自回去放好,然后带上家里的板车,和他们一起出去采购。
几名下人赶紧回去将钱小心收好,然后去柴房里推出了板车,从侧门出来去正门口等待张山。
随后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向着市集进发。
张冬和张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