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时期,打仗就是打钱。曹操此时粮草还算充足,在徐州那是大赚一笔,再加上陈氏的支持,明年的军粮都快凑出来了。
张山听到两人讨论手里资金不足的问题,张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陈琳以后的讨曹操檄文里倒是有提起过老曹靠盗墓发家,问题是这个建议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啊。
而且也不知道真假,毕竟这可是一件有损阴德的事情,更何况盗窃的很多大墓那都是各个诸侯王的墓,一旦传出去,老曹就成了反贼了,谁打他都有理由。
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至于说军屯,那也需要时间啊,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山再能想到的就是加工矿盐,盐铁生意在古代那都是暴利。
现在兖州主要的盐是来自于青州徐州的海盐和冀州的池盐而本地基本不产盐。
假如能够将矿盐加工出来,短时间内就能让曹操获得大量的利润。
甚至还能衍生出一条产业链,作为曹操手里可以向外分配的利润。
想到这里,张山决定回去以后尝试一下,不过等盐真的做出来了肯定是要让老曹找两个死刑犯来试试,他可不敢自己亲自尝试。
因为钱财不足而发愁的曹操打发走了荀彧和张山,打算自己再想想办法。
张山这个时候正想找荀彧呢,毕竟荀彧在文官里那是老大。
“不知文若先生可有空闲,山有事相求。”
荀彧自然是不会拒绝,主要是他也看出来张山是个知进退的人,应当不会有什么离谱的事情求到自己这里。
随后两人一同去往了荀彧府上,分宾主落座后,张山试探性的问了一下。
“文若先生可知琅琊诸葛家?”
荀彧点了点头,“略有耳闻,诸葛家一门在前朝显赫一时,现在己经有些落寞了。”
“某听闻怀岳近日接回了旧友的家人,好像就是诸葛家之人吧。”
张山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什么都瞒不过先生,山此次相求之事正是关于故人之子。”
“故友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其长子诸葛瑾早年曾在洛阳求学,如今见之,颇有才干,想带他来先生这里谋得一职。”
荀彧略微思索,如今政务的确是繁重了一些,有个人帮忙处理也是好的,不过前提是诸葛瑾真的有才学,否则他也不可能留下诸葛瑾。
“怀岳可随时带他前来,若是真有才学,以后便跟在某左右吧,某亦会教导其一二。”
张山赶紧拜谢,“谢过先生愿意给诸葛瑾一个机会。”
“不过先生,山还有一事,想咨询先生。”
荀彧示意张山首接询问便是了。
“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可以说是自幼聪慧,若是能寻得名师教导,必定会大有成就。”
“所以山想要为其寻一名师教导,但是苦于没有门路,所以想来询问一下先生。”
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给诸葛亮先找一名老师势在必行,等诸葛亮的能力展现出来后,完全可以再拜老师进行学习。
到时候这些老师也是诸葛亮进入曹营的政治资源。
荀彧思考了一下,现在他所认识的一些名士不是还在颍川,就是在河北,兖州这边还的确没有十分熟识的。
又细细思量了片刻,荀彧想到了一位好人选,“不知怀岳可认识毛孝先?”
张山一听那肯定认识啊,“毛治中之名山自然听得,但是毛治中未必知道山啊!”
荀彧微微一笑,“毛治中为官清廉公正,又颇有才学见识,某可代为引荐,若是诸葛亮能拜其为师,定能有所收获。”
毛玠那可是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这种战略级国策的人。
不管是品行还是才学都是不错的选择。
张山赶紧再次感谢了荀彧,同时心里也在想,文若先生,早晚你也会成为诸葛亮的老师的。
到时候只要毛玠教导诸葛亮一段时间,那所有文官都会因为毛玠有这么个学生而羡慕的。
随后张山就离开了荀彧府上,待询问过诸葛亮意见后再来让荀彧帮忙引荐。
张山在和荀彧拜别后回家取了些铜钱,打算去买上三头猪,他自从回来还没去看看自己的部曲呢,而且托李典带回来的铁锏也存放在营地。
说干就干,张山来到市集订好了猪肉,借用了屠户的板车拉着去往了军营。
一到营门口,张山就看到了洪续领着人在不远处的校场上操练。
张山走到校场旁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