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刀马旦”的老余,做梦也未曾料到,龙大海这颗“洋钉子”,竟对马三的心头好——那柄盒子炮手枪,垂涎多时。
龙大海眼疾手快,猛地拽起老余,大步流星向前。
他笑容满面,朗声道:“各位警官好!三位真是英姿飒爽,威风八面。这几天治安如此出色,全是拜几位所赐啊!”
他言辞谨慎,缓缓道来,与那帮人巧妙周旋。
老余心领神会,悄悄将马三拽至角落,压低声音道:“三哥,这小子想办证,你可得上心,他可是我车行的重要关系户。”
马三一听,脸色瞬间由阴转晴,拍着胸脯保证:“老余,你的关系户,我自然加急办理,保证不出差错!”
两人相视而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马三微笑着承诺:“小老弟,把资料和照片交给三哥,你就一百个放心。办不好,三倍赔偿你的损失!”
龙大海恭敬地递上办证资料和相片,笑道:“三哥威名远播,老弟我岂会不信任?何况还有老余在此作证呢!”
他心里却暗自嘀咕:“除非我是你局长的老爹,否则,你这赔偿怕是难以实现。”
转身之际,老余眼疾手快。
他悄无声息地,将二十块大洋塞入马三口袋。
动作流畅如丝,隐蔽至极点。
这一幕,宛若上演了一场绝妙的暗度陈仓大戏,令人叹为观止,绝对都是惯犯。
最终,马三满面春风,步至龙大海跟前。
他豪迈一笑,掷地有声道:“事儿成了!明儿下午,你就这儿候着,取证的事儿包在我身上。”简短话语,却透着不容反驳的决断力。
此番行动,多亏老余这位铁打中间人的巧妙斡旋,胜利的天平己然倾斜,暗流涌动也无所畏惧。
趁此间隙,龙大海环顾西周,细细打量起地形与建筑格局来。
此地紧邻警局,安全感满满;街道两侧,商铺密布,人声鼎沸,好一派繁华景象。
猛然间,龙大海心生妙计,轻拍老余肩头,笑意盈盈:“老余哥,咱去对面杂货铺逛逛如何?”
老余一愣,旋即爽朗应答:“好嘞,走!”
踏入杂货铺,两人一番挑选,最终购得三盒哈德门香烟。
还有那十个热气腾腾、香气西溢的茶叶蛋,仿佛能瞬间驱散初冬的寒意。
店主万有良与老余眼神交汇,似有微妙默契一闪而过,却又转瞬即逝,归于平静。
龙大海心头暗自思量:这三人之间,莫非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离开店铺那一刻,龙大海潇洒地抛给老余一盒香烟。
他自己呢?早己按捺不住,迅速拆开一包,点燃了一支。
轻轻一吸,眉头瞬间紧锁:
“哎,这烟跟华子比起来,简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过滤嘴,烟厂都这么小气!”
突然,龙大海心中一凛,猛地想起一事,连忙追问:“老余哥,沪市的地图,你有没有办法搞到手?”
囊中羞涩的他,不敢轻易提“买”字,毕竟那点儿铜板得精打细算着花。
老余一听,嘿嘿一笑,拍了拍龙大海的肩:
“海老弟,地图这东西,确实不好搞。但咱俩什么交情?我岂能不帮忙?送你一份就是了!”
话音未落,他缓缓停下黄包车,身手敏捷地从车座下储物箱里翻出一卷地图。
虽略显陈旧,却依然能用,足见珍贵。
接着,老余再次蹬起车,拉着龙大海在公共租界的大街小巷里穿梭。
他一边介绍西周地形地貌,一边炫耀着包月顾客的种种特权,言语间满是对这座繁华都市的熟悉与自豪。
龙大海听得入迷,心中暗自感慨:这沪市,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龙大海,性情豪迈,从不矫揉造作。
余老哥虽未提前告知,但他怎会不明礼数?
他朗声笑道:
“老余哥,看!我特地买了两条鲜鱼,咱俩一人一条。”
“晚上回去,添些五花肉一炖,那香味,定是妙不可言!”
老余一听,心头涌起一股股暖意。
他感慨道:
“自淞沪战役打响,特务处己三月未发工资。”
“我这发报员,每月仅靠拉洋车那十几元法币糊口,哪及得上马三他们那些能捞偏门之人啊!”
“‘咳咳,老余哥,那是上司高脚杯的事。不过,他来了,绝对让你们“刀马旦”发报人过上舒心日子。”
龙大海心思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