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尔虞吾诈
张道陵,传说是西汉宰相张良的后代。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丰县阿房村,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这个出身很微妙啊,言外之意就是张道陵的娘未婚先孕,又说不清楚孩儿他爹是谁,后来这娃挺有出息,没办法只能随便编造一个出身。这里相当于生父不详。
据说这位张道陵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后来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祖二十五岁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貌似这个玉符就是阳平治都功印。
就算是在现代道教的各种法事、科仪中,也常常会用到一颗印文为“阳平治都功印”的印章,用于重要的“上表”,即焚化写有特定内容的文书,意思是向昊天上帝呈送报告时落款处盖章、符箓上的盖章,未必由张天师本人才能使用;说是只有盖了该印章的文书,才被认为具有号令鬼神的能力,等于说是官府发放,有效力。
张道陵的这个不知从哪儿来的,只是说一只白虎送了玉印过来,于是就成了他的法器之一。只能说这是一只识货的白虎,或者当年张道陵给这位白虎街坊什么好处之类,白虎送东西来报答;或者说这白虎也是祥瑞之物,什么东西幻化来的,古人就爱吹这么一嘴。
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一块汉代的古玉打造而成,外加常年不见天日,在古墓跟阵法里吸收阴气,是一块“不祥”的玉印。所谓物极必反,就是厉害的法器一旦被用作邪处,会比普通的东西更具有威慑力。就像是被策反的间谍一样。
此时赵大姐都懵逼了:“这,这都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埋在我们家啊?”
“您家祖上是守陵人么?”我问道。
赵大姐夫妻互相看了一眼,说道:“祖上确实是,但是现在这年头哪还流行什么守墓人,到我们祖奶奶那辈分儿就已经不管什么古墓了。我们家也不知道古墓在哪儿。现在国家发掘了那古墓,才知道我们村子确实有这东西。可就算发掘了那古墓,我们家也没把这事当回事,这都什么年代了,古墓都是国家的,跟我们有啥关系。可这——跟我们家老人的死有关系吗?”
我说道:“就跟这个阵法一样,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虽然你们家没有人继续守陵的职责,但是守陵人跟印信依然有天生的‘呼应’,埋葬这两样东西在这儿,会让印信的邪气更为加重,就类似加气场一样。”
“赵大姐,您这家里多了个外人,自己居然不知道啊。”厉少卿说道。
赵大姐夫妻有点汗颜:“老人已经疯疯傻傻好多年了,我们还真没注意。”
我心中冷笑,心想这句话的大概意思也就是,夫妻俩对老人疏于照顾,所以就算是换人了,就算老人跟以前有些不同,也并没放在心上。
“可惜了,这印信如果在月圆之夜拿出来的话,确实可以更厉害。”我说道:“雪娘说过,这东西,月圆当夜能发挥最大功效。”
厉少卿闻言则嗤之以鼻:“行了,别神叨叨的了,今晚谁都别动现场,等明儿叫这边警察来处理。”
“尸骨就这么放着?”赵大哥皱眉道:“我们这有个说法,说是人尸骨不能见太阳光。”
厉少卿说道:“先扯块白布来盖着吧。”
收拾完毕,厉少卿还是报了警。我表示先不把印信交出去,以后交给文物局。
厉少卿倒是也没多说什么。
大半夜的,警察倒是来了,收走了尸骨,跟我们调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然而我跟那印信仿佛是十分不对付,这玩意儿导致我一直头疼,简直无奈。
我想把这破玩意儿藏起来,但警察在,也不好有所动作。
我将脖子上的人骨护身符摘下来,却发现并没什么卵用,依然头疼。
厉少卿见状,走上前坐到我身旁:“还是头疼么?”
“靠,废话。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没好气地说道。
厉少卿笑道:“那就继续疼着吧。”
“你丫的幸灾乐祸来了啊?”我无奈道。
“没,我还想给你揉揉来着。”厉少卿说道。
“滚!”
警察问完了总算收了尸骨走了。而此时天也亮了。
赵大姐一家去准备等结果,然后处理老人后事。
后院儿顿时只剩下我跟厉少卿。
厉少卿说道:“既然你头疼,那你就去睡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