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八零景泰蓝厂花发家史 > 分卷阅读111

分卷阅读111

总脑子。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com这个总脑子就是陆青予。

完成放大描摹后,她指挥大家拼桌分组开始掐丝镶嵌制作。所有人都习惯了她的安排和建议,在她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工作。

相对照的,一号车间的徒孙们没有主心骨,曾来虽然技术好,但其他方面还相当幼稚。

李长生的心里十分慌乱,这结果不是他想看到的。无论他怎么想守住手中的技术秘密,这个小女娃都能绕开秘密去解决。而且,她在一个个的困难解决中,正迅速地成长。

这次的比赛,后果堪忧。李长生回了办公室,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大树发呆。化雪后的树枝上,已经冒出点点嫩绿,蕴藏着蓬勃的生机。

三天比赛结束,结果不言而喻。

陆青予仍然拔得头筹,章同排了第二、邓思诗排了第三,曾来第四。其余二号车间的伙伴们也不错,连陆伟都能排到二十名。

除了个人名次,二号车间的十四个餐盘再一次体现出高水平的一致性,颜色、线条几乎一样。非专业人士看过去,觉得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为此,单位特别设置了团结奖。

听到结果,二号车间的伙伴们欢呼起来。一号车间的人有的欢喜、有的愁。

陶瓷厂谭淳、博物馆张砚林、轻工局的代表刘远亮作为评委,给前三名颁发了职工技能大赛的奖状和奖金。

陆青予骄傲地接受了表彰,也得意地接受了苏远宸拍的漂亮照片。

事后大家都散了,前三名走到主席台和专家进行交流,陶瓷厂的谭淳大师很好奇:“你们这十几个人是怎么做到这么标准统一的图纸呢?”

章同骄傲地说:“当然是我们的班长,她做了个小仪器,然后大家直接照着描就行。”

“还有这种好东西?”谭淳惊喜地说:“拿出来看看?”

陆青予吐吐舌头:“临时搭建的,拆了。”

“拆了?”谭淳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是不是怕我们学了去,故意的啊?”

“真不是。”陆青予笑着说。“当时是临时起意,我用的是板凳画架什么的,如果您也觉得好,我改良一下做出来,方便大家用!”

“这么大方?”谭淳眼睛都亮了。

“当然!”陆青予笑着说。“做出来就是给大家提高效率用的嘛。”

“这个我证明,我们都用了。”邓思诗插嘴。“我算是画工好的,但也没有用这个机器来得快,来得准。”

“什么时候给我使使?”谭淳嘿嘿笑着。“我可以教你一些我们陶瓷的制作绘画技术。”

“哎哎哎!谭大师,这个东西现在可不能给你啊!”彭城笑着打断了他们二人的对话。“我这可是要申请技术创新奖励的,等得了表彰再说。”

轻工局的刘远亮拍手:“这个我就记下了,一定把东西送到我们宣传处来。”

谭淳瞪大眼睛:“哎,小彭经理,你还保密啊!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哪有多少秘密可以藏啊!你看看我们陶瓷厂,老工人都是把根底都掏出来给大家的,就这样我们还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市场节奏呢!”

谭淳摇头晃脑地说:“谁知道你藏着掖着是绝活儿,还是过时的东西呢。”

“说得对,谭大师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陆开明非常赞同,更加大声地说:“自以为藏着高明的东西,说不定在新技术面前,什么都不是。守是守不住的,创新才是未来,哈哈哈哈。”

李长生听他们几人来来回回的言论,都像是在嘲笑自己。

他看着赖鑫等人心中火大。这几个徒弟连传承技术都成问题,这么多年更没有创新。

赖鑫在李长生的目光下低下头不说话。曾来等人大多数成绩排名不好,也不敢抬头。

“愚蠢的东西!”李长生只能转开眼睛,徒子徒孙们不争气啊!

博物馆张砚林对陆青予说:“不瞒你们说,我也曾经是李长生老师傅的徒弟。他教授的扩图法不算简单,我年轻时学了许久。你怎么看这个扩图的方法?”

陆青予笑着说:“手工扩图主要考验的是眼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长期练习可以办到。虽然这次我是为了帮别人,用了物理光学工具。事后我重新考虑了下,其实扩图的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把图纸折成小格子,或者用尺子画出小格子,然后在另一张纸上也折叠出相同数量的格子。然后把图案线条按照小格子的位置一一对应画上去,也能保持基本一致。这大概是数学或者地理的扩大比例法。

但是我觉得还是我自己做的这个小机器更好用,有手就行,没有绘画能力的都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