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一批投资者的钱,去支付前一批投资者的分红。这样一来大家得了甜头,就更加相信‘兴盛实业’在赚钱,来投资的人就更多了。
王玉梅就可以再用之后投资者的钱,去支付前面投资者的分红,她的‘生意’就这么越做越大,手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有了这种快速来钱的方式,她哪还有心思经营什么实业呢?
于是王玉梅顾不上企业亏本的事实,将心思都用在了宣传自己的‘投资’上,吸引更多的人来给她投资,从而让‘兴盛实业’完成了滚雪球式的扩张。
至此,王玉梅集资的性质己经发生转变,实际上成了无根浮萍,是没有任何保障的非法集资。她的一切‘盈利’,都是通过后来者的投资实现的。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己经明白了,这就是一种‘庞氏骗局’,也称‘金字塔骗局’。这一骗局己有百年历史,却屡试不爽,总能吸引人上当。
由于庞氏骗局内部空洞无物,实际上并没有盈利,因此无论其怎么‘滚雪球’,最后都必然像泡沫一样破灭,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手法高超的集资者,能撑个几年甚至十几年,也有些人只能维持几个月。但结局都是集资者卷款跑路,留下一大群欲哭无泪的投资者,这次的王玉梅案也是一样。
从以高回报为诱饵,筹集资金开始,王玉梅的资金就不再用于真正的实业,而是用于‘装样子’‘摆排场’,将更多的人拉入这场骗局。
她将公司门面装点得异常豪华,又大肆注册新公司,比如广告公司、玉器公司、装修公司等,以此制造出‘兴盛实业’生意火爆,能够迅速赚钱的假象,让投资者们放心投资。
并且王玉梅还抓住了人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理,知道空口宣传,终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便时不时邀请一批投资者来公司参观。
投资者来后发现公司里人来人往,厂里也很红火,便相信‘兴盛实业’确实能赚钱了。毕竟一般人也不懂企业具体是怎么运作的,觉察不到‘兴盛实业’内部的危机。
王玉梅的宣传手法不止于此——她虽然搞经营不行,但迷惑人的水平是一等一的。她还指使财务做假账,搞出一大堆盈利数字,缴纳了大量税款。
这也遮住了部分领导的眼睛,无论如何,她确实在纳税上很积极,为当地财政做了不小的贡献。
此时的王玉梅可谓“名利双收”,不但吸纳了大量投资,还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头衔,比如“华夏优秀企业家”、“南乡工商联妇委会副主任”等。
投资者看到她有这么多头衔,也就更相信王玉梅,更觉得‘兴盛实业’靠得住了。王玉梅还专门成立了“融资部”,每天都有大量市民拿着钱去融资部要求投资,不少人把家底都投进去了。
看着办公室摆满的调查资料和银行流水,李沐辰认为时机己经成熟,拽着宫俊一起去了廖革新的办公室。
坐在椅子上听完李沐辰的案情汇报,廖革新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这个案子太大了,稍微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体事件,那他这个局长也就差不多到头了。“你现在是什么打算?”
“我想分局立马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立即对主要嫌疑人实施监控,防止外逃,对其主营场所进行布控防止其毁灭证据,对公司和所有相关人员的账户进行冻结。
我们前期获取的证据,足以先行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了,廖局请放心。”
“好,你需要多少人?”
李沐辰想了一下答道:“目前掌握的嫌疑人有11人,还有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有差不多50余人,专案组最起码需要50人,后续可能还需要专业的审计和财会人员帮助我们。”
“这个由局里协调,你只管放手去干。我马上给经侦大队联系,让他们抽出20人,再从其他所抽10人,剩下的你们所里包干。宫俊,没问题吧。”
“没问题,廖局。”
“那行,这次专案组就由我任组长,宫俊和沐辰任副组长。下午3点专案组成员到分局会议室集合。”
“廖局,我明天要请一天假去沙城,一位长辈70大寿我不能缺席。”
这个信息量很大啊,沙城,长辈,之前李沐辰的档案里面是没有亲人啊,只有一个道士跟他一起生活的。
廖革新和宫俊脑袋里面此时想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没问题,下午你在专案组把工作和任务给大家布置完以后就可以走了,宫俊星期六就在专案组待着。随时应对突发事件,你回来以后再作安排。”
“谢谢廖局和宫所了。我下午尽量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