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搭档呢首先挺可爱的 > 第19章 厚望

第19章 厚望

青奥会成了近在眼前的最大赛事,日子越是临近,紧张的气氛就越是明显。王皓踏进训练馆的时候,首接被眼前满是压抑的气氛给熏了个仰倒。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怪不了他们。国乒作为吸收训练最快的队伍,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小将。而这些人,在打出来崭露头角之前,可能连名字都不会被人记得。

在其他的地方可能天才是稀缺的物种,但是在天坛东路,遍地都是天才。

光是刻苦有时候是没有用的,天赋也是一种必须品。

想到这里,王皓就想到了几个钟头之前,主席刘国梁在电话里提到的,孙颖莎现在己经有世界排名了,王楚钦却还是个没打出来的。

他是怎么想的,趁着这个机会不好好培养一下孙颖莎,反而让她跟一个左手配混双?

总得来说,王皓无法反驳地被训了个狗血淋头。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刘国梁虽然没说,但王皓好歹也是运动员退役之后升上来当教练的人,又怎么会不明白主席的未尽之言呢?

不就是看王楚钦是个左手将嘛。

而几乎从他开始打球的那会儿起,左手将就注定只能成为双打的陪衬,这一条,经年累月的,好像己经成为了某种不成文的规定似的。

但这一条规定又是谁规定的呢?

只怕是谁也说不出来。

但谁又能拍着胸脯说,左手将就不能单打呢,不能打出成绩呢?又好像谁也没有那么说过。

好在,批评的话是吃了,但是这次青奥会的参选名单,却己经不能改变了。

一则,王楚钦今年刚满十八岁,这的确是他的一次机会。上面为了证明公平,虽然在王皓看来,这样的公平里多少都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

但,谁也不能明面上就这么剥夺了王楚钦的机会。

至于混双...

王皓想起来前两天看到刘国梁那张欲言又止,又青得都快发紫的脸,也是第一次觉得,有时候上面的一些强制性规定,也成了最好的保护伞。

就比如说这次混双,东京混双失利,中国队丢了金牌,那是全世界都瞩目的遗憾。现在,像是为了急切地在后续的比赛当中找补一些什么,又或者仅仅是为了填了填内心的空落。

总之,因为上面对混双项目的格外重视,所以报上去的人选,敲定之后,同样不能改变。

所以,不管刘国梁怎么头疼,对于王楚钦和孙颖莎而言,这次机会,两人都毫无疑问地抓住了。

至于最后究竟会打成什么样子,那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事情了。

哎,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之前两组对打的时候,他也在现场看了,都有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事情,相比之下,王楚钦和孙颖莎的爆发力显然更强烈一些。

但真正站在比赛场上,和训练馆里的内部对打,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了。孙颖莎他倒是不担心,王楚钦...

很炸。

他会打很凶的球,但看得出来,小孩的情绪起伏,也是很明显的上脸,并且不懂得迅速压制的一个人。

这样的人,临到赛场的时候可能打地很好,也可能打得不好。毕竟除了训练之外的一些事情,谁也不能百分之百地预测。

想到这里,王皓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两人,可不要让他失望才是。不然的话,刘主席这顿训话,他可就是白挨了。

不过,任王皓在这边叹气焦灼,心里脑补了好几场戏,另一边的训练馆里,练湿了两身衣衫的人,却浑然不知。

训练馆里的气氛的确紧绷,但对于那两人来说,却明显是利大于弊的。越是静谧无声的氛围,越是能够心无旁骛的练习。

划步,倒地抱冲,侧身反拉,飞身救球。

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切换了很多种打球救球的方式,把能预测到的,在比赛场上能出现的球路,能发生的事情,两人都己经练了个遍。

两人之间的配合,也是从一开始的时常丢球,到现在王楚钦哪怕一个转身,孙颖莎都能够提前预判一般地闪到另一边去,尽最大的力给他留足了接球的空间。

不得不说,王楚钦那天跟她的沟通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效果的。现在己经不会出现孙颖莎拉丢一个球,王楚钦给她一个白眼的情况了。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时间真是一个极其奇妙的东西。

这不,王楚钦这边又一个倒地爆冲,可能是今天训练的力度太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己经远超平时的练习了。

原本说好忙完各自的个人训练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