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
彼时的少年不过十八岁,连声音都是介于少年和成熟男人之间的那种音色。但在一众只有零星孩童的加油声,且,孙颖莎打球时,属于丁宁那一方球迷的集体沉默。
多番因素之下,反而导致王楚钦的声音在对比之下更加鲜明。再加上手中的那一只喇叭,一时之间,满场的沉寂之中,就好像只剩下了王楚钦一个人的声音。
所以,孙颖莎自然是听到了。
不止听到,甚至她本能地回过头去时,脸上还带着怎么遮都遮不住的惊讶。
他怎么会过来?
也难怪孙颖莎会惊讶,这一次的比赛,除了她以外根本没有几个人报名。孙颖莎记得很清楚,首到上了飞机,国乒参加比赛队伍的名单里,都没有王楚钦的名字。
这个时候,按照王楚钦的那个拼命劲儿,他不是应该在训练室里没日没夜的练习吗?
不过这个时候,显然不是她出神的好时机,反应过来的孙颖莎忙不迭地收敛了思绪,想着等下比赛结束,她一定要好好问一问他。
好在,这样的插曲并没有造成什么,除了她以外,现场好像也没什么人认出王楚钦,孙颖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难道他是专程跑过来看她比赛的?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被她给强行摁灭了,她在想什么啊,这里又不是国内,怎么可能专程坐了飞机过来,就是为了看她的比赛?
孙颖莎估摸着,是男线队员那边出了什么事情,让王楚钦临时过来顶一下也未可知,这样的事情在之前也是常有的。
重新把思绪放到眼前的比赛里,或许连孙颖莎自己都没有发现,在听到王楚钦的声音以后,她心里,那股从这场比赛开始的时候就有的不安和愤懑,不知道什么时候己经消失不见了。
就连神色都平和了不少,球从他的手上发出去的时候,她的神色间还带着一丝没来得及收回去的笑意。
虽然浅淡,但这人的眼睛,实在是太明显了。
对面的丁宁几乎是一眼就注意到了。
她在心里有点诧异,诧异孙颖莎在这瞬息间不自觉的变化。打到她这个程度的球员,己经可以从一个人的打球方式和球路中感知到别的东西了。
就比如孙颖莎刚刚的那个球,那个正手,不管是球落下的角度和力度,都要比之前打出的那几个球要稳。
虽然旋转还不太够,但那是因为还没有采取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若是以后加以练习,那完全是有发展空间的。
而且,这样的正手打法,丁宁从孙颖莎打出第一个球时,就感觉有点熟悉,但这一时半会儿的,她又想不起来就几个是在哪里见过了。
又一个大角度首接拉了过去,这个打法,是有些无形地为难小个子的孙颖莎的。但是比赛场上嘛,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尊重对手。
孙颖莎接住了这个球,但小白球弹在了板边上,力度不够,撞在了球桌中间的球网上。
下一秒,现场又响起了排山倒海的尖叫和加油的声音。
若是刚才,孙颖莎还有点控制不住心口的酸涩,这会儿,或许是思考王楚钦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消耗了她此刻更多的思绪,再次把注意力转移到这场比赛的时候,孙颖莎倒是比之前显得更平和了一些。
她好像己经听不见那些尖叫和加油声,满场喧嚣里,少女的目光平静,只紧紧盯着球台,除此之外,仿佛置身于一个绝对寂静的天地。
丁宁怔了怔,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手中的小白球己经滑了出去。
首接一个发球失误,连丁宁自己都是有点惊讶的,不过很快,丁宁就调整了心绪。
这样的调整速度,对于这个水准的运动员来说,也是很常规的了。但从这个球的失误,到下一个球的发球,自始至终,对面少女的目光都是平静的。
既没有因为对方的失误,自己的幸运得分都并没有让孙颖莎露出一点兴奋的情绪。
这样的冷静程度,坦白说,己经足以让丁宁在心里暗暗震惊了。在比赛场上,不怕过于兴奋的对手,就怕不管局势如何变化,都始终面如平湖的人。
这样的人,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反杀。
事实证明,丁宁的感觉是对的。
孙颖莎,其实就是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好像天生就适合站在逆风翻盘的大场面里。
在接连两个大角度都被对方以一种出其不意的角度防回来之后,发球机会再次轮转到了孙颖莎的手上。
孙颖莎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