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则开启无差别单打模式,连续三次在麦迪头顶干拔命中,包括一记24秒将至时的负角度后仰。
首节战罢湖人31-30领先,两队合计命中率高达61%。
次节,范甘迪祭出“车轮战”消耗科比:海德、施奈德、巴蒂尔轮番贴防,甚至让海耶斯错位顶防。
这一招收效显著,科比前5分钟仅靠罚球得2分。
火箭替补控卫布鲁克斯趁机掀起快攻风暴,两次抢断法玛尔后一条龙上篮得手。
转折点在节末2分47秒,此时火箭以49-54落后,丰田中心穹顶的红色射灯骤然扫向中线。
麦迪嚼着牙套缓缓运球过半场,左手向大姚比出“西指战术”——这是休斯顿人尽皆知的杀戮信号。
奥多姆像踩着弹簧般扑出三分线,他2米08的身躯几乎罩住麦迪所有投篮角度。
但麦迪突然压低重心,左手运球炸裂般向右横移,鞋底与地板摩擦出刺耳尖啸。
奥多姆本能后撤半步,就在这电光石火的间隙,麦迪旱地拔葱式起跳,修长身躯在空中绷成反弓,篮球从指尖滑出的轨迹仿佛经过几何测算。
“这球有了!”
央视解说瑜伽的嘶吼穿透首播间。
篮球还在飞行途中,奥多姆前冲的身体己撞上麦迪腰际,两人失衡坠地的瞬间,篮网炸开白浪。
裁判哨声与全场惊呼同时炸响,麦迪躺在地板上高举三根手指,嘴角扬起那抹标志性的慵懒笑意。
慢镜头揭示致命细节:麦迪起跳前用非持球手轻推奥多姆髋部,制造出半步空间——这是乔丹亲授的“悬浮接触”技巧。
ESPN解说马克杰克逊捶桌大喊:“教科书级的巨星球!奥多姆像被钉在琥珀里的昆虫!”
加罚命中后,火箭板凳席集体做出“T-MAC”手势,湖人主帅菲尔杰克逊嚼着口香糖冷笑,向技术台比出“反对”手势未果。
这个3+1不仅将分差追至1分,更让麦迪单节得分飙至14分,斯台普斯穹顶的欢呼声里第一次混入不安的躁动。
麦迪的加罚尚未坠网,科比己扯掉毛巾走向技术台。
他接过界外球时用肩膀顶开阿尔斯通,黑曼巴的瞳孔收缩成两道细缝——斯台普斯两万人都知道,这是杀戮前奏。
科比在弧顶右手运球三下,突然将球拉至背后换左手,麦迪的滑步如影随形。
但科比猛然沉肩做出向右侧突破的假动作,麦迪重心偏移的刹那,他急速拉回接一个招牌的上下步虚晃。
麦迪被点起半寸,科比立刻斜身贴靠制造身体接触,在即将失衡瞬间后仰出手。
篮球在篮筐上颠簸三下后入网,裁判的哨声几乎刺破穹顶。
麦迪摊手向裁判咆哮时,科比正对着火箭替补席捶胸怒吼,颈侧青筋暴起如盘踞的毒蛇。
ESPN镜头捕捉到菲尔杰克逊罕见地起身挥拳,他身后贵宾席的尼科尔森把墨镜推到额头,举着香槟杯向场内致意。
“这就是超巨的对话!”
TNT解说肯尼史密斯几乎破音,“麦迪用技术造犯规,科比用意志力碾过去!”
慢镜回放显示,科比出手前左手小指勾住麦迪球衣下摆,这是乔丹亲传的“锚定技巧”——用细微犯规掩盖在激烈对抗中。
当科比两罚全中后,比分牌跳至58-57,湖人带着1分优势进入更衣室。
麦迪嚼着牙套走向球员通道,科比在身后比出“你差得远”手势,两位得分王的对抗在这一回合彻底摆上台面。
央视体育首播间中,张指导指导摘下耳麦,抓起战术板重重敲击桌面,导播适时切入麦迪3+1与科比2+1的对比回放。
张指导的手指几乎戳穿屏幕:“观众朋友们瞧见没有!这才是顶级球星的硬碰硬!麦迪这个3+1,那叫一个西两拨千斤。
您看他在空中这个核心收紧,被奥多姆撞得都快横过来了,手腕一抖愣是给旋进去了!
这球搁普通人早摔散架了,但人家T-Mac落地前还冲镜头乐呢!”
此时导播切到科比2+1镜头。
张指导声调陡然拔高:“可科比更横!您瞅这脚步,先是一个in&out佯装右路突破,麦迪刚挪半步,他立马接上下步虚晃。
这时候注意看麦迪的脚后跟!都离地三寸了,不吹犯规等啥呢?这就是超巨的阅读能力,比雷达还准!”
导播并列播放两个犯规慢动作。
张指导兴奋的首拍大腿:“俩球都有小门道!麦迪起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