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 第33章 招聘启示

第33章 招聘启示

天蓝、风暖、精神好,还不用走路,比昨天体验好多了。

路上还有三个婶子的八卦解闷,很有意思,其中一个竟然就是木匠大柱叔的媳妇赵婶子。

五个知青干脆在牛车上定起了柜子、盆子、凳子……

赵婶子说常用的家具有现成的,让他们从县城回来后,首接去家里挑。

晃悠了两个多小时,快十点的时候牛车抵达了县城。

牛车停在指定区域,根叔交代下午三点回这里汇合,过时不候。

大家各自散去。

五位新知青一同去了邮局,但分开行事,彭华和廖翰杰打电话;郭攸宁他们三人则排排坐在邮局外面的台阶上,认真写信。

郭攸宁信里说柳湾村民风淳朴、知青同伴大部分好相处,还交到了好朋友,反正就是一切皆好。

犹豫了一下,给邓小军也写了一封几个字的信报平安,说话得算数。

二十几分钟左右,三人的信全写好了。

买邮票的时候,郭攸宁突然想起,这年代的邮票,几十年后可都价值不菲。

发财的机会,不容错过!

她在柜台浏览了一遍,虽然没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那种极品,但都很有年代气息。

说干就干,各种图样的各来十张。

虽然单价不高,每张也就五分、八分、十分的,但架不住量大呀。

在同伴和工作人员讶异的眼神中,一下就花去了二十几块,买了三百多张,当然信封也买了大几十个。

李婉柔疑惑地问:“你哪有那么多信要写?一天一封都够你用一年了。”

顾卫国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操起了老父亲的心。

敦敦劝导:“郭知青呀,挣钱不容易,咱们得省着点花。”

这事也没法说出实情,郭攸宁讪讪道:“我要寄的信多,每次买太麻烦了,一次买够省事,这东西又不会过期,不算乱花钱。”

两人觉得她说的有理,劝人不成,反而自己也跟着多买了几张。

贴邮票时,她瞟到报架上的报纸有一则招聘启示,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

哈哈,招聘英文翻译,这不是给她送工作吗?专业对口呀!

邮票都不贴了,她笑眯眯地跟工作人员说,“给我来一份《黑省日报》。”

顿了一下继续道:“所有报纸都来一份。”

她想着别的报纸上可能也有类似的信息,就算没有,了解一下现在的文化环境、用词方式也是好的。

李婉柔和顾卫国刚将信塞进邮筒,就看到她又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好姐妹摇头,“你买这么多报纸有啥用?咱们在山沟沟里,用不着知晓所有天下大事。”

顾卫国跟着劝,“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若是爱看报纸,可以去大队部借,昨天我看到那里有一大堆,只是日期不新。”

郭攸宁谢过他们的关心,神秘兮兮地说:“我买这些不亏,你们等着瞧,会有亮瞎你们眼的那一天。”

说完,催着工作人员给她拿报纸,五份报纸花了一元钱。

等郭攸宁寄好信,三人往供销社而去,李婉柔和顾卫国缺的东西不少。

郭攸宁空间存货多,她纯属凑热闹。

邮局和供销社在同一条街上,几分钟后就到了。

迎面遇上彭华和廖翰杰,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出来。

供销社门口的目光全投注在他俩身上,大家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郭攸宁也挺艳羡,心中盘算什么时候从空间拿一辆出来用。

听说整个柳湾村,就大队长家有一辆自行车,她不想太高调,当出头鸟。

这下好了,有人冲在前面,等过阵子她再添辆自行车,就没那么显眼了。

打电话速度就是快,同是去的邮局,他们连自行车都买好了。

顾卫国一见到他们,就竖着大拇指,兴奋地嚷嚷:“翰杰兄彭知青,这是你们的自行车?太厉害了!啧啧,羡慕死我了!”

廖翰杰嘴角上翘,“是彭知青买的,她脚还没恢复,我帮着带她去车管所办执照,打钢印。

彭华一脸笑,“我原本没打算现在买,但爸妈听说我脚走伤了,非让买,唉,我爸妈就这点不好,太宠我了!”

郭攸宁给她点了个大大的赞,凡尔赛本事了得。

还开口祝福:“恭喜你成为柳湾村第二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李婉柔也跟着郭攸宁一起夸。

目送他们远去,李婉柔凑到郭攸宁耳边小声说:“你很想要自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