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宋嘉则回到中医部,投入到紧张的制药工作中。-r¢w/z+w¢w\.*n,e·t_
地震期间,中医部暂停了与其他军区的合作,将大量药品全部捐往灾区。现在必须加班加点把订单补上。地震发生时,因为宋嘉有交代,中医部的人也都没有前往灾区支援,为此吴美玲还一直耿耿于怀,她学医的初衷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上前线。宋嘉好说歹说劝了吴美玲许久,最后承诺下次有救援任务一定带上她,这才把这个倔强的小丫头哄好。转眼到了九月份,宋哲在家属院已经住了半个月。这些天宋嘉下班回家,总会被一群热情的婶子大娘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打听宋哲的情况。也不知是谁走漏的风声,现在整个家属院都知道宋哲是个未婚的团级干部。宋哲自身条件也确实条件出众,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剑眉星目,英气逼人。年纪轻轻就当上团长,父母都是军区领导,妹妹妹夫更是前途无量。这样的金龟婿,谁家不想攀上关系?于是乎,家里有待嫁闺女的、有适龄侄女的、甚至还有远房外甥女的婶子大娘们,天天往宋嘉家的小院跑,门槛都快被踏破了。_h*o?n`g\t\e·x?s~..c~o~m/要是真有合适的姑娘,宋嘉倒也乐见其成。可问题是,来的人大多没头没脑。有的连姑娘面都没见过,就急吼吼要定婚约,连将来生几个娃都给你说好了。还有人拿着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照片,硬说“门当户对”。宋嘉被烦得实在没辙,最后只能一一婉拒。但总有人不死心。宋哲带着孩子们在外面玩时,总会有“偶遇”的姑娘。不是走着走着就往他怀里摔,就是在浅得只到膝盖的溪水里扑腾喊救命。好在宋哲是个不解风情的,不仅躲得飞快,跑得更快,愣是没让这些套路得逞。最好笑的有一次。一个姑娘假装晕倒在他面前,宋哲二话不说,抱起两个孩子拔腿就跑,边跑还边喊:“快跑!这个同志怕是得了传染病!”气得那姑娘从地上跳起来就骂。但日防夜防,总有防不住的时候。这天宋哲带着两小只在溪边烤鱼,不少大孩子拿着红薯、苞谷来换。\b!i·q¢i¨z*w¨w?.*c^o!m¨平时,烤东西时也经常有孩子过来,宋哲都是很大方的答应。安安和岁岁向来乖巧懂事,从不会乱跑乱闹,宋哲也就放松了警惕。他正给岁岁剥鱼刺,忽听旁边娃一声惊叫。一个孩子被鱼刺卡住,宋哲连忙去帮忙。等折腾完再转身,原地只剩两个空板凳。 宋哲心跳骤然失速,立马沿着溪边四处寻找,一群半大孩子也帮着找开了。只是一路上都没看见人,也没有落水的痕迹。况且这溪水很浅,水也不急,这些天他还特意教过两个孩子游泳,按理说不会出事。宋哲一边往家属院赶去看看孩子是不是自己回了家,一边让其他孩子去军区医院通知宋嘉。宋哲刚跑到家属院的广场上,一个婶子拦住他:“宋团长,这是在找沈团长家的两个娃吗?”宋哲激动地连忙点头:“婶子您看见他们了?”“哎呦,刚才那两个娃不知怎么摔了一跤。”婶子笑得殷勤,“我家闺女刚好看见,就带回家擦药去了。怕你着急,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呢。”“走,我这就带你去我家找。”宋哲松了口气,抬脚要跟她走,忽然觉得这婶子分外眼熟。这不是前些天来宋家小院给他说过亲的一个婶子吗?他记得小妹说过,这婶子的闺女是个寡妇,在老家结过婚,男人死了,怕被人说她克夫,以后嫁不出去才来家属院避风头。这婶子上门说亲时,把自家闺女夸得天花乱坠:“我家闺女只是和人订过亲,还没正经过门呢,是个黄花大闺女!人长得俊不说,还念过书有文化……”要不是宋嘉在家属院里住了大半年,平时跟着邓玉娟听到了家属院里不少八卦,她就要信了。宋哲记得当时小妹当场就拒绝了她。这婶子当时被拒绝后脸色可难看了,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好心?会主动把安安和岁岁带回家擦药,还特意跑来通知他。这一看就是有猫腻。宋哲知道这是在军区,那婶子就算想用两个孩子要挟他,也不敢真对孩子做什么,但终究放心不下。还是冷着脸跟着婶子走到她家院门口,却没有踏进院门一步。“婶子,我就不进去了,麻烦你把孩子带出来吧。”马银花脸上的笑容僵了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