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王二哥歪传 > 第146章 货比货看到金子变成铜

第146章 货比货看到金子变成铜

预先涂抹这种东西,梳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染黑的。”东哥继续说。

“啊呀,真想不到!”杨三花惊奇说。

“另外再说说银器的价格,手工银器售价每克19.8块,就是纯银这价格也大大高于市场价,每克纯银最多4元多,再算上加工费最多也不超过10块,这报价几乎多了一半多,何况这很可能是白铜制品,而不是纯银,那价格就更低了,这套所谓的‘银器’,看来应该只值几十百把块吧!”东哥说。

“哎呀,我的天!”杨三花惊叫道,“以为捡到了相因,看来相因买到老牛了。”

“还有一种可能,有些藏银是仿制品,一般用废旧的铅、锡等合金制作而成,再在表面镀上银色,真正的藏银虽然光泽度不是很高,但却非常有质感,看起来很有银制品效果。另外,银饰品外观和做工,纯正的藏银图案清晰,上面花纹都是工匠手工雕刻,仿制品花纹则十分模糊。挑选时可看一下银器背面,如碗底没有花纹的地方,仿制品背面大多有明显机器压痕,看上去一条一条的;而真正的银器表面很光滑,全都经过手工打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哦!”杨三花拿过银碗套装又仔细看了看,还真像东哥说得那样。

“还有一个鉴定办法,就是用高温火烧。”东哥说。

“咋个烧法?”王二哥问。

“走,我们到厨房去,把天然气点燃试一试。”东哥边说,边拿上银筷,用钳子夹好,点燃了天然气,放在火上烧了起来,不一会儿,那银筷尖上突然冒出一个泡来。

“哎呀,果然有问题!”杨三花仔细一看说。

“这肯定是铅、锡合金,才会在高温下出现冒泡现象。”东哥继续说,“一般正宗藏银,大多银含量只在两成左右,其余物质含量远远超过银。说它不是银但又含有银,只不过是含银量很低。”

“那又咋个鉴别呢?”王二哥问。

“首先看印记,银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s’或‘sterling’印记。标准银是s925,足银是s990。其次看色泽,银饰多为微带黄银白色,有柔和金属光泽,时间久易氧化变为暗黄白色。三是掂重,银的密度比铂金、黄金小,用手掂无坠手感。四是酸试,银遇任何酸都会变色甚至溶解。五是听声,标准银首饰落地后声音沉闷,不弹跳,不滚动。

“哎哟,我的妈吔!”杨三花痛苦地叫了一声,“这次真的上当了!”

“东哥,你再看看那套钱币珍藏品和藏药大补丸如何?”王二哥与东哥一起回到客厅,指着另一堆东西说。

“好好好……好!”东哥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打开那套各国钱币、邮票珍藏版,认真仔细地看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