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咳嗽,由于拉肚子,由
于脚后跟上长湿疹,由于过早地谢顶,便读起了中医书。525txt.com阴阳五行、四诊八纲、六淫七情,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药性药味,升降浮沉,一套一套,读来有趣。由简入
繁,由浅入深。后来他也算学会了号脉,对脉象有所感触有所辨别,却没有医书上讲的那么
丰富奥妙。与中医理论相关,他读起古书来了,不仅有《伤寒论》而且有《淮南子》与《东
坡志林》。然后是《道德经》,然后是有关周易的书。他又学着搞一点太极拳、气功、五禽
戏、八段锦,买了、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
对身体有益。他根据自己的躯体的情况常常买一点中药丸子吃,后来发展到给自己处方
煎药,甘草、白芍、白术,陈皮、半夏、菊花,党参、桂元、山药、山楂、砂仁、神曲……
吃起来满舒贴,似乎确实有所调理,把气理顺,扬清抑浊,扶正祛邪,各种中药吃后却能使
肚子肠子蠕动一番,排除些秽气。不像西药,吃完西药片以后常觉口舌呆滞,胸满腹胀。
然后给自己扎针,其效果似有似无,聊胜于无。
梁有志懂医道。不知怎么的这个名声就传出去了。然后发展到拔罐子、刮痧、按摩。发
展到接受亲友熟人的医疗咨询,提出医疗建议,一直到开药方。意想不到的是,十之六、七
吃了他的药或采纳了他的治疗建议以后都很见效。十之三、四效果不佳人家就到正式医院去
了。也无大碍。他的医名渐起。
城市“四清”的时候可找了麻烦。首先从思想、世界观上分析说他的学医、行医反映了
对革命事业的冷淡、消极乃至绝望,本身就是一种没落阶级的意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政治
上吃不开了,但又不肯放弃正在失去的“天堂”,企图建立自己的新的堡垒——如《毛选》
四卷上所说的“土围子”,便抓起业务这一“世袭的领地”。其次从经济上,彻查了他因非
法行医所获得的“非法收入”,包括吃请,受礼,修自行车没有付钱(他的一个堂侄在自行
车修理铺工作)等。城市“四清”把他搞得灰溜溜。1965年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
“二十三条”公布了,他被派到农村搞“四清”去了。他穿上了破衣烂衫,每天吃红薯、玉
米糊糊充饥,一副比贫农还贫还底虚的样子。只剩了两只眼珠,还是有点“贼亮”。
一日,他正在借住的贫农家写一周工作汇报,忽听外面一片喧声。一个老大妈,一个汉
子、一个媳妇前来找他,后面跟着看热闹的小孩。这三个人是母、子、媳关系,媳妇在两年
前一次跟丈夫吵架昏死了过去,醒后再也不会说话,只会啊啊乱叫,成了后天性哑巴。不知
道怎么传出的消息,说是“四清”工作队的梁同志擅长医术,老少三人便专程前来求医。
梁有志大惊,脑门上立时沁出了汗珠,连忙迭声否认,其状如屁滚尿流。有道是“真人
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梁有志越是矢口否认自己谙医,求医的人越觉得他医术非凡,藏而
不露,谦虚谨慎,货真价实。偏偏同组有一年轻女干部小刘,原是机关的打字员,知道他学
医“行医”的一些情况,却完全忽略了人们(包括小刘自己)因为梁有志的“非法行医”所
给予过的“批评帮助”。小刘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你们找他吧,没错儿!”
来者是贫农,两代三人,听了小刘的话,三个人“砰”地跪了下来,三人一起给梁有志
磕响头,而且哭出了泪,哭出了声。梁有志不敢让贫农给自己下跪,连忙半跪半鞠躬伏地,
连声保证“我给治,我给治……”亲手将贫农老大妈扶起,自己也感动得流起了泪来。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见贫农流泪下跪,梁有志激动万分,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
参加革命、解民倒悬的忠心赤胆,哪怕治坏了把我枪毙我也要给你治治试试!他下了决心,
约会了治疗时间,又专门进县城自费买了一套针灸用针和一本讲述针灸的书。他原有几部针
灸书,城市“四清”受到批评后无心再看,被他丢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工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