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王蒙文集 > 分章完结47

分章完结47

团长老杜

亲自来电话指示:要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不要保守,不要退缩,不要个人患得患失,

只许治好,不许治坏。

到了预约的那一天,除了精壮劳力在队里干活以外,全村老少三十多人前来观看他治

病,邻村也有人前来瞻仰他的医术。他只感到一股子邪劲,无师自通,恍苦天授,义无返

顾,他让病人躺下,先按摩太阳穴,再在肩部进行推拿,然后针刺合谷穴,足三里穴,病人

呵呵地哼哼起来,似欲说话,围观者兴奋地鼓掌。梁有志威严一挥手,鸦雀无声,连拖着鼻

涕的孩子也不敢出大气。梁有志腕上的大英格手表的秒针喀喀声清晰可闻。他不慌不忙,向

病人耳屏尖端“平喘”穴位刺去,病人喉头开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时,梁有志拿起最

长的一枚三棱银针,照准病人喉部的哑门,一下刺得很深,围观者“呵”地一声惊呼,梁有

志两眼发黑,只觉一身冷汗:他这不成了谋杀了么?宛若酩酊大醉之后突然酒醒了过来。他

哆嗦着向外拔针,但觉针重千斤,如同焊接在病人脖颈上一般。几次努力手都滑脱了,可能

是因为针扎得太深,也可能是因为手指汗水过多,打滑。他忽然本能地张开了嘴,用牙齿咬

住针柄,以九牛二虎之力,把针叼了出来,带着血迹。他咕咚一声坐到了地上,只觉天旋地

转,天昏地暗,面无人色,冷汗如注。

就在这个时候,病人一个鲤鱼打挺,从临时搭的行军床上跃身而起。她的嗓子里发出了

各种古怪的声音,周围掌声雷动,高声喝彩。就在这种激动的氛围中,这位爱生气的媳妇—

—病人突然嘶哑着喊道:“我没有病,我不是哑巴呀!”

全场静默了一分钟。

毛主席万岁!病人流着泪高呼口号。众人举着拳高呼口号。梁有志也流着泪高呼。人们

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和兴奋里。

可以想象,从此梁有志神医威名大震。四乡的农民带着鸡蛋、带着腌肉,带着小米、红

枣、渍酸菜、油炸年糕、辣椒、红薯、大蒜前来求医,连已经摘除了眼球——挖掉了一只眼

睛的人也来请他治眼。

大多数人经过吃他开的药物,或经过他的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子以后病情有所好

转。少数人效果不显著。极少有人经过治疗反而恶化。他的医术看来是越来越稳定了,连他

自己也奇怪自己怎么真的成了中医。

遇有病情严重的,他几次亲自用手推车像推一袋水泥一样地把病人推到县医院。县医院

的医生也恭而敬之地听取他对病人病情的观感。他为几个病人垫付过挂号费、药费、粮票。

因而他更受到好评了。

被他治好了的哑媳的婆家与娘家亲属联名给县委、工作团与梁有志本人写了感谢信。梁

有志受到工作团的通报表扬。几周以后,省报在简讯栏发表了“四清”工作干部梁有志为贫

下中农治病的消息。

此后工作团团长与县委书记都来找梁有志诊治过疾患。梁有志越是谦虚地表示自己实不

谙医越是给人们一种持重、可信赖感。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农村也起来“造反”,批判“四清”工作队的“资产阶级反动

路线”。有几个找梁有志治病未见疗效的人也被鼓动起来,说是工作队骗他们的鸡蛋吃却不

给你们好好治病。梁有志颇狼狈了一阵子,后来中央指示,不得揪斗“四清”工作队,梁有

志才侥幸逃脱了困境。

“文化大革命”中除了写交代材料,他便以打麻将牌与读医书、研讨医道自娱。越研讨

越觉得惭愧,他哪里懂什么医?他敢说自己懂点门道的倒是打牌。审时度势,计算机会,决

定去留吃摸碰,越打麻将他越觉得自己有玩牌的才能。而谈不上懂医,连入门也算不上。他

发誓,宁死不再给人看病了。

非医诊病,不但危险,而且不道德。

人近50万事休!梁有志的气功越练越熟练。“声讨”“天安门事件”的时候,他眼观

鼻鼻观口口问心,很快进入了无思无虑无喜无欲的境界,全世界只剩下了脐下三寸的丹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