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剑来(1-42册)精校版 > 第328章 所有美好

第328章 所有美好

道观的老观主倒是很乐和。

如今这个浩然儒生李希圣与师尊道祖再次相见,行的到底是道门稽首,还是儒家揖礼?结果李希圣先与道祖打了个稽首,再后退一步,作揖行礼。

之后李希圣就带着崔赐赶来京城,主要是先前此地动静太大,李希圣远在俱芦洲都心生感应。

大骊铁骑,所向披靡,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小巷门口,刘袈见那气度不俗的儒衫男子挪步走来,立即看了眼弟子。

赵端明以眼神作答:“干吗?”

老修士见他不开窍,只得以心声问道:“该不该拦?”

“反正我不认识他。”

“确定?不再看看?”

“师父,真不认识。”

“文庙陪祀圣贤的挂像那么多,你小子再好好想想,拿出一点天水赵氏子弟该有的眼力。”

“师父你烦不烦啊,我真不认识他,半点不眼熟!”

“端明,你发个誓。”

“师父,差不多就可以了啊,不然咱俩的师徒情分可就真淡了。”

刘袈放下心来,现出身形,问道:“何人?”

李希圣笑道:“我叫李希圣,家乡是大骊龙州槐黄县。”

刘袈和颜悦色道:“那就是与陈平安同乡了。对不住,得在此止步。”

其实之前还来了个身材高大的老道长,身边跟了个多半是徒弟身份的少年道童,一老一小并肩而立,朝小巷里边张望了几眼。

当然被刘袈拦住了,鬼鬼祟祟的,不像话。既然是道门中人,职责所在,还怕个什么?况且那两个道士也没什么白玉京三脉道门的道袍装束。

在陈暖树的宅子里,墙上挂了一本日历和一张大表格,还有一本小册子,一年一本,一天一页,每年大年三十夜都会装订成册。

她每天都会记账,也会记录一些听到、见到的有趣的琐碎小事。所以其实落魄山上账簿最厚、册数最多的是暖树,不是裴钱,更不是只会记载每笔瓜子开销的周米粒。

暖树每天除了洒扫庭院、伺候花草、将越来越多的山上藏书分门别类地晒,还要采摘时令野菜、酿酒、腌菜腌肉晾火腿。此外,她还会帮朱老先生去自家山头的那片竹林找老竹雕刻些清供,几条周米粒的巡山道路也需要打理,避免杂草横生。到了年关,除了剪窗花,还要请朱老先生或是种夫子写春联,再带着周米粒一起贴春联、礼敬灶王爷、送穷神。

那么多的藩属山头,经常会有营缮事务,就需要暖树悬佩剑符,御风出门,在山脚落下身形,登山给工匠师傅们送些茶水点心。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山上像是鳌鱼背、衣带峰,更早还有阮师傅的龙泉剑宗,也是肯定要去的。山下小镇也有不少街坊邻居需要时不时去探望一番,除了打扫泥瓶巷祖宅,隔壁两户人家虽然都没人住,屋顶和泥墙也都是要注意的,能修补就修补。

因为落魄山的人越来越多,有关户籍一事就需要经常跟县衙打交道了。一开始暖树担心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丫头片子,办事不牢靠,就会喊上朱老先生一起下山,后来余米剑仙也帮过忙,主动跟她一起去。不过如今不需要了,县衙户房的人与她很熟了。一个曾经只需要喊宋伯伯的,如今都要喊宋爷爷了。至于这么多年过去她也没长个儿,对方约莫是见怪不怪,也不会议论什么。

从自家那么多藩属山头搜寻而来的各类奇石,要做成盆景摆设,然后作为文玩清供,燕子衔泥一般,不断搬到那些其实不太有人常住的宅子里边。还有朱老先生亲笔绘出的山水、花鸟、仕女画卷,也不能胡乱堆砌,不然可就俗了。还要考虑如何搭配瓷器,比如养花用的花瓶,作为文雅士人所谓的“花神之精舍”,首选旧藏青铜觚,其次才是瓷青如天、细媚滋润的几种官瓷。

山上的每处宅子都需要根据主人的不同喜好放置不同风格的文房四宝、衣柜书架、屏风壁画,栽种不同的花卉草木,所以暖树就自己搭建了一座花棚。堂花术是与朱老先生和种夫子请教的,她也会自己翻书查阅,所以她的书架上都是这类书籍。

哪怕人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多,山里山外还是被一个粉裙小姑娘打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此外,落魄山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不管大小,暖树几乎都一清二楚。

当然,周米粒也会经常帮忙,肩挑金扁担,手持行山杖,得令得令!

今天米裕在山上乱逛,发现暖树难得闲着,坐在崖畔石桌旁发呆,就走过去笑问:“暖树,来这边多少年了?”

暖树赶紧起身给米剑仙施了个万福,落座后才笑道:“还没到三十年呢。”

米裕嗑着瓜子轻声问道:“就不会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