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曲的短短两天时间里,江凛和栀栀仿佛将整个小镇都探索了个遍。¨c*h*a`n/g~k`a¨n`s~h-u·.?c¨o,m,他们像探险家一样,穿梭于狭窄的街道和小巷,好奇地观察着每一个角落。
他们走进一家挤满当地人的藏式茶馆,那里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和温暖的氛围。老人们围坐在木桌旁,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捻动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他们在甜茶的热气中,慢悠悠地聊着天,偶尔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江凛和栀栀静静地坐在一旁,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祥和。
接着,他们又跟随着转经的人群,绕着玛尼堆缓缓行走。玛尼堆上刻满了经文和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神圣。木碗磕长头的声响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在高原的晴空下回荡,仿佛是这片土地上最原始的声音。江凛和栀栀也被这种虔诚的氛围所感染,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的夜空展现在他们眼前。江凛总会紧紧握住栀栀的手,指着窗外那忽明忽暗的星子,轻声诉说着那一年在同一个夜空下的孤独与期盼。他回忆起那些独自度过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栀栀的思念和渴望。而如今,她就在他身边,他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在启程前往拉萨的那个清晨,阳光如金纱般轻柔地洒落在经幡上,为它们染上一层璀璨的金边。江凛站在大巴旁,正准备将行李塞进车内,忽然间,他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个身影吸引住了。
那是栀栀,她正蹲在路边,与一位卖藏香的老奶奶讨价还价。?s-o·s^o¢x!s!w*.*c·o+m+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她的发梢上,照亮了那些沾着细小雪粒的发丝,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她的侧脸被朝阳映照得如同蜂蜜一般金黄,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
这一幕,让江凛的心头猛地一紧,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他凝视着栀栀,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他的日记本里,曾无数次描绘过这样的画面,然而,真正亲眼目睹时,他才发现,那些文字远远无法描绘出她此刻的美丽与生动。
江凛不禁想起了他们原本的计划,那场被突如其来的暴雪打乱的行程。原本,他们应该按照预定的时间抵达拉萨,然后按照精心策划的仪式,一步步走进彼此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转折。
正是因为多了这几日的相处,江凛才意识到,比起那些精心安排的仪式,他更贪恋栀栀此时此刻鲜活的模样。她的一颦一笑、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比任何计划都来得真实而动人。
大巴车在高原特有的、带着尘土气息的暮色中,缓缓驶入拉萨。车窗外,最后一缕天光正悄然从布达拉宫巍峨的金顶上褪去,那神圣的金色渐渐融入深沉的靛蓝,仿佛被吸入了无垠的夜空。车子碾过古老的街道,八廓街的石板路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幽光,那是被无数朝圣者虔诚的脚步和匍匐的身躯经年累月磨砺出的温润光泽,如同包浆的古玉,承载着无数个轮回的祈愿。大大小小的转经筒在光影交错中缓缓转动,投下摇曳不定、斑驳陆离的影子,铜铃的轻响细碎而绵长,如同时间本身在低吟。¨7~8*x,s\w?.+c,o*m,
车门开启,混杂着强烈高原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浓郁的酥油香、清冽的藏香、还有青稞酒微醺的甜醇,交织成一种独特而厚重的味道,瞬间包裹了江凛和栀栀。他下意识地收紧了手指,将栀栀微凉的手更紧地攥在自己温热的掌心,像是握住了某种失而复得的珍宝。两人随着涌动的人流,汇入这条信仰与烟火交织的古老脉搏。磕长头的信徒身体起伏,低沉的诵经声与游客的喧哗混响,形成奇特的背景音。
路过一家门脸不大却人头攒动的甜茶馆时,暖黄的灯光和氤氲的热气从门口溢出。江凛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油腻却明亮的橱窗,脚步却猛地钉在了原地——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那橱窗的角落里,夹在一堆招贴画和褪色的旅游宣传单之间,赫然陈列着一张泛黄卷边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个穿着不合时宜单薄外套的少年,正孤零零地站在几乎相同的位置,背景是模糊的甜茶馆招牌。少年眼神疲惫至极,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却透着一股近乎偏执的倔强,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寻人启事,纸页的边缘在高原的风中微微卷起。
“怎么了?”栀栀被他骤然的停顿带得身形一晃,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照片里少年苍白瘦削的脸庞,带着风霜的痕迹,竟与身旁江凛此刻紧绷的侧影奇妙地重叠起来,仿佛跨越时空的影像在此刻交汇。一股酸涩的热流毫无预兆地冲上江凛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