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时光情书:病弱竹马藏心事 > 第386章 贵客……回来了

第386章 贵客……回来了

,他几乎是狼狈地别过脸去,试图掩饰那瞬间汹涌的失态。就在他仓促转身的刹那,却猝不及防地撞进了一双平静无波的眼睛里。

一位身着绛红色僧袍的老喇嘛,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他们身侧。他手持的转经筒仍在不急不缓地旋转着,发出低沉而规律的铜铃声,那铃声仿佛带着奇特的韵律,与他低哑而平缓的嗓音融为一体:“贵客……回来了……”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像一把钥匙,猛地捅开了记忆尘封的闸门。汹涌的潮水裹挟着风雪呼啸而至——那是十年前的高原寒冬,高考志愿填报的前一天,他因连日奔波和绝望而高烧昏迷在风雪街头。意识模糊之际,似乎有人将他拖起,披上了一件带着浓重酥油和尘土味道的厚重僧袍。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蜷缩在一个避风的墙角,身上盖着那件僧袍,而眼前站着的,正是这位喇嘛。喇嘛的眼神悲悯而洞悉,并未多问缘由,只是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遥遥指向北方那被冰雪覆盖的、传说中神灵居住的方向:“去吧,孩子,往那片圣湖去。心诚则灵,有缘人……自会相见。” 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成了他沉沦黑暗中唯一能抓住的稻草。此刻,喇嘛的眉目依旧如当年那般祥和宁静,皱纹深深刻在古铜色的脸上,却仿佛被时光遗忘,唯有那眼神深处的智慧与悲悯依旧。只有江凛自己知道,那一句轻飘飘的指引,让他在此后多少个日夜,顶着刺骨的风雪,跋涉在通往纳木错的茫茫高原上,高原反应加上胃病的侵蚀,他的嘴唇干涸出血,只为那渺茫的“有缘人”。

“您……您还记得我?”江凛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发颤,喉头像被什么堵住,带着难以置信的沙哑。十年风霜,少年已成青年,连他自己都觉得面目全非。

喇嘛脸上的皱纹缓缓舒展,露出一个极淡却了然的微笑,如同高原初融的雪水。他没有直接回答江凛的问题,那双仿佛能看透世事的眼睛,缓缓落在他与栀栀紧紧交握的十指上,然后,目光上移,温和地、深深地凝视着栀栀的脸庞:“当年啊,你捧着那张小小的照片,问遍了拉萨的大街小巷,从晨光熹微到暮鼓沉沉。那双眼睛里的执着和痛楚……像燃烧的炭火,又像即将熄灭的星辰……贫僧这一生,也未曾见过那样浓烈、那样不顾一切的找寻。”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沉甸甸的石子投入江凛的心湖。最后,老喇嘛伸出枯瘦却温暖的手,指尖带着常年捻动佛珠留下的微茧,极其轻柔地、带着某种祝福的意味,触了触栀栀光洁的眉心,声音里带着尘埃落定的宁静:

“如今……圆满了。”

刹那间,周遭鼎沸的人声、甜茶的香气、转经筒的铃声……仿佛都潮水般退去。世界静得只剩下老喇嘛那声“圆满了”在耳畔回荡,还有指尖传递来的、跨越漫长时光的温暖。那温暖,从栀栀的眉心,沿着江凛紧握的手,一直烫到心底最深处,融化了经年的冰霜。八廓街昏黄的灯火在江凛模糊的视线里晕染开,将喇嘛绛红的僧袍、栀栀温顺的侧影,以及那张橱窗里泛黄的旧照片,奇妙地糅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张巨大而温柔的网,将他们稳稳地兜住。十年的风雪跋涉、无数个绝望的日夜,似乎都在喇嘛指尖触碰栀栀眉心的瞬间,找到了最终的归处。圆满。这个词的重量,沉甸甸地落在他心尖,带着一种近乎眩晕的踏实。他下意识地更加用力地回握栀栀的手,仿佛要将这失而复得的圆满,永远嵌进骨血里。

原来冥冥之中,所有的错过与重逢都有迹可循。她望向江凛,发现他睫毛上凝着细碎的光,那一年那个在暴雨中狼狈不堪的少年,此刻正站在她身边,眼里盛满星河。

喇嘛邀请他们去附近的寺庙喝茶。穿过幽静的回廊,酥油灯在佛龛前明明灭灭,空气中漂浮着煨桑的烟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