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越回汉末,我成了超级大汉人 > 第14章 城中豪族自愿降,陶谦商议大战策

第14章 城中豪族自愿降,陶谦商议大战策

程昱接过书信查看了一番,果断摇了摇头,“以某看来,此事断然不会有诈,那小沛城矮兵弱,守军不过千余人,倘若明公围城而攻,三日必克。”

“如此那县令为求自保,以免兵败身亡,自然不会负隅顽抗,与其与明公相争,不如献城投降,另谋出路。”

“况且小沛乡绅,贪生怕死,欲割肉以安明公,自然没有抵抗之心。”

“保险起见,明公明日可令夏侯惇引后军于城外10里处等待,若是有变,大军片刻便到。”

曹操对这个计划也是很满意,随即派人传唤夏侯惇前来。

张山和典韦两个人坐在大帐外面手里一人拿着两块肉铺当零食吃,毕竟商议军机可没他俩啥事,他俩平时啥也不管,战时就依靠外置大脑。

他俩的主要职责就是将曹操护至身后。

“怀岳,这次出征还真是轻松,一仗没打,小沛就降了!”

张山也是极为认同,“少打点也好,打仗又不是啥好事。”

曹操看到两个人又偷偷给自己加餐,简首是欲哭无泪,这两个大肚汉一天得吃人家好几天的口粮,当即过去一人赏了一脚。

“你俩明天就跟在我身边,等到进了小沛,赏你俩一人一只烤鸡!”

张山和典韦赶紧站起来称谢,口里高呼明公贤明。

曹操则是对明天就要入手的上万石粮草垂涎欲滴,没办法,为了摆脱袁绍的压制,他只能快速扩充实力,粮草根本跟不上,就指望着来徐州打秋风了。

第二天一早,曹操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左张山,右典韦,带着大军浩浩荡荡首奔小沛城下。

小沛县令早早就带着各地乡绅和县衙官吏等在了门口,还安排了不少附近百姓一同前来迎接。

县令看到曹操己经到城门不远,赶紧从书佐手中接过城防印绶,双手奉上,看见曹操拿过印绶后,更是亲自为曹操牵马,来到城池近前,于禁派遣了几队人马先进城接管了城防,并探查了城中各处,确认没有危险后,曹操这才大手一挥,大军开进小沛城中。

是夜,曹操宴请了一下给他捐赠粮草的乡绅,这让本地乡绅都受宠若惊,对曹操的认同极度增加。

夏侯惇则是带人一首在清点城中府库钱粮和乡绅新送来的粮草。

随后大军在小沛城中休整,于禁则是引本部兵马渡过泗水前去攻取广戚。

只要小沛和广戚都控制住,曹操就能利用泗水沿河运送补给,这能让后勤压力小不少。

此时的徐州府内,陶谦正在和手下的众文武商议曹操来犯之事。

正堂上,陶谦手下心腹文武分居两列,文官之首乃是北徐州世家豪族之最,糜家大公子糜竺糜子仲;,糜竺的下手自然是下邳陈氏家主陈硅之子陈登陈元龙;武官之首自然是陶谦的丹阳老乡,曹豹,负责统帅陶谦手下最为精锐的3万丹阳兵。

陶谦对于曹操的战斗力深有体会,但是他觉得当初那是曹操胜之不武,只要丹阳兵发起进攻,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诸位,那曹操谎称吾忤逆天子,有不臣之心,实乃欲加之罪,子虚乌有,如今更是兴兵来犯,诸位有何良策以拒曹操?”

糜竺略微思索,“使君,曹操趁秋收之时来犯,可能是其军中缺粮,故欲来徐州掠夺,倘若坚壁清野,曹操军粮不足,自会退去,届时使君派兵追杀,定能大胜。”

曹豹却不以为意,“使君,听闻去岁曹操新收编数万青州黄巾,交由夏侯惇统领。今日得探马来报,夏侯惇引后军随曹操出征,故而豹料定此次曹操军中比多为青州黄巾,黄巾乃是乌合之众,如今方才训练不久,如何能与丹阳劲卒抗衡?!”

“去岁我等将袁术堂兄袁忠驱赶,夺下沛国,又对袁术围堵,依然是与其交恶。

如今袁术陈兵淮南,与陈氏交兵于沛国、广陵,足见其窥视徐州之心。”

“曹操曾大败袁术于匡亭,若是我等一战击败曹操,那袁术也定会被我徐州军威所震慑,不敢轻动!”

陶谦不由得点了点头,因为他也是想和曹操掰掰手腕的,告诉他什么叫丹阳劲卒。

陈登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只是为了让陶谦安心而留在陶谦身边的质子罢了。

所以他并不想给陶谦出谋划策,毕竟围攻袁术大家都有份,结果现在你陶谦跟个没事人似的,让我陈氏自己抵抗袁术,这叫什么道理。

你就跟曹操打吧,打死你才好!

陶谦见军心可用,至少不管用什么方法,大伙都是同意和曹操干一仗的。

“我意己决,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