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陶谦和陈登在大堂上表演了一波君臣一心后,陶谦开始全力筹备物资,打算等到第二年开春以后等待战机,一举打垮曹操。
而陈登近期的表现和陈珪在得到消息后的回信让陶谦己经十分相信陈氏。
此时广陵郡太守赵昱被南下逃亡的笮融杀死,广陵郡顿时成为了无主之地。
所以陈登果断提出想要为陶谦驻守广陵,同时在那里招兵买马,抵抗南边的袁术,并伺机配合陶谦进攻下邳郡的曹操。
陶谦自然是同意了陈登的请求,为了保证陈登的安全还派遣了一千丹阳兵随行。
在陶谦看来,此时陈氏基本己经和他完全绑定了,所以放陈登出去为自己效力可以缓解南方的压力。
至于这一千丹阳兵自然也有监视和控制的意思。
陈登在点起兵马出城之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爽快,但因为身边都是丹阳兵,自然也不能表露出来。
但陈登的最终目的地根本就不是广陵,反而是他的“杀弟仇人”曹操所在的下邳。
此时陈登写给陈珪的书信也己经在路上了,他需要赶紧告诉父亲自己己经脱身而出,可以联合曹操了。
他在郯县之中难以脱身,但是想要在广陵脱离这1000丹阳兵那太简单不过了。
就在陈登领人马南下广陵的途中,原本在阴平县等待的张闿也出动了。
他先是放曹嵩的队伍走了几天,因为曹嵩带着辎重太多,几天连百里都走不到。
所以张闿带轻骑追击,很轻松的就能吊在曹嵩后面。
甚至还要注意不能行进太快,以免超过了曹嵩被其发现。
张闿就这样跟了十天,曹嵩的车队终于进入到了泰山郡的华县,只要再往西前进就是一片坦途的泰山道。
这一路上曹嵩都是带着人晓行夜宿,尽量避开乱兵山贼,同时曹操也写信给了应昭,让他去接应,到时候张山和李典就能带曹嵩先行返回,辎重则有应昭派人押运回去。
曹嵩在华县住下后,紧张的心终于是放轻松了,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阿瞒从来就没有让自己放心过,就是个讨债的,让他操透了心啊。
年轻的时候在洛阳做官,打死了蹇硕的叔叔,害的自己上下打点,花重金方才保住了他。
然后就外放去官,也不老实。要不然就是被免官回家闲居,完全没学会左右逢源的为官之道。
不会在官场混也就罢了,这小子还敢造反,在陈留征兵也就算了,还跑回谯县来征兵,自家大侄子(曹仁)和小侄子(曹纯)也跟着他胡闹。
好在还有曹德留在身边,没跟着去造反,陶谦现在这么强,万一阿瞒打不过,曹德还能把血脉传下去。
曹嵩无奈的笑了笑,人老了就爱回忆过去,阿瞒也老大不小了,如今他在兖州建立起了基业,若有所成,也算是押注成功。
带去兖州的这百多车财产,再分部分给阿瞒,帮他创业吧。
张山此时则是带着手下人马在曹嵩居住的院外赶造一些简易的拒马,布设在院落周围。
在张山的印象中,此次来追击的张闿是带了百余轻骑,自己这边都是步兵,必须依靠一些防御工事来抵御战马的冲击。
李典在一旁有些不解,“怀岳,此时我等己抵达泰山郡,应太守不日即可前来接应,不必如此谨慎吧?”
张山没有多解释什么,主要他也不知道咋解释,“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李典也没有反对,无非就是出点力气,随后就一起帮忙布置。
张山等人整整布置了一天,院外不仅布置有拒马,还依靠着那些用来拉辎重的大车构建了一道防线。
曹嵩虽然觉得自家儿子派来的这两人有点小题大做,但是看着院外层层叠叠的布置那是真有安全感。
曹嵩还夸赞两人心细,他明白人家也是好心,不想出什么差错。
第二天一早,张山刚睡醒还有点迷糊,就听到一名派出去探查的军士急忙来报,“司马,小人探到大路上有一队骑手正在向咱们这里疾驰而来,大约有两三百人,估计再有一刻钟就能来到这里。”
张山立马就精神了,赶紧拿起大弓,同时招呼所有士兵快速集合。
李典则是亲自带领着十余人守在内院中,护卫曹嵩。
随着那队骑手越来越近,地面上的小石子不断地被震起,在距离张山等人布置的防线还有百余步时,张山大声的向来人质问道:“来者何人?通禀姓名,下马搭话!否则休怪我等不客气了!”
可眼见来人根